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2.01.20
角田光代 不間斷的閱讀、不恐懼的書寫
文/打米(聯經出版編輯)
角田反叛的性格,自然無法接受一般人視之為的理所當然。談及婚姻時,她說到她更年輕的時候,對於「結婚才是正常的路」「結婚的女人才會幸福」這類說法有種抵抗感,然後隨著時間想法改變,經歷了結婚、離婚、再婚,對於婚姻有自己的一番體悟,但最終她主張女人不是因為單純結婚就會獲得幸福或不幸福的。又或者她談到另一部我也喜歡的作品《2018610612870》(高寶)時,說到自己書寫小說的起點,是因為她質疑「女性只要生小孩,誰都會產生母性。而不生小孩的女性,就是沒有母性」的想法。又像是她在《樹屋》(聯經)裡試圖爬梳不同時代下「逃避」的不同概念,像是在戰時,對戰爭的逃避行動就是反抗現實的直接表現。角田透過書寫來挑戰既定的界線,抒發她「對世界的疑問和憤怒」。
角田非常擅於細膩描寫人的心理狀態,這似乎也是許多日本作家所擁有的共同特質。她認為一個人的行動一定都存在著理由,但人又絕對不會把理由告訴周圍的人。角田喜歡書寫這樣的過程,而且對日常生活極為細緻的刻劃來建構表現出小說的時空環境,好讓讀者在閱讀時能自然瞭解角色的心理轉折。
角田以「喜歡寫小說的一個人」來定義自己。書寫是角田的存在,也是她的生存工具,也因此書寫過程時遭遇到沒有靈感、被截稿日追著跑,也對她造成極大的壓力。2005年,她以《對岸的她》(麥田)榮獲第132屆直木賞(日本大眾文學最高獎項),她在得獎的記者會提到:「自己走過找不到寫作方向的無間地獄。」還好角田也找到舒緩的方法,只要跟朋友一起喝點小酒,不用談論太多,就好了。(順便告訴你,角田除了喜歡一天喝一瓶紅酒外,也喝燒酒,但現在不太喝啤酒。)
除了她朝九晚五的書寫習慣,她也養成拳擊運動習慣,不是因為角田喜歡拳擊運動,而是因為她需要做一些事情讓自己的腦子不要一直轉。另外想知道書寫習慣和拳擊運動的原因,請參閱聯經出版社的「《樹屋》試讀本」,其實都和她的戀愛故事有關。
角田花許多時間寫作,也大量閱讀。她常在工作室的廚房吸菸區,邊吸菸邊閱讀,大概兩、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坐電車、泡澡、睡前也都是她享受閱讀的時間。角田在28歲時閱讀了開高健的《光輝的黑暗》,他寫下自己參加越戰的親身經驗,文風非常濃密。角田在不同訪談都說到開高健是自己最喜歡、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作家。
角田勇於嘗試的特性不只呈現在計劃書寫不同類型的小說,更在於以開放的態度與跨領域合作。她曾受雜誌社之邀到西非馬里共和國採訪報導「割禮」主題。也曾經參加橫濱美術館的展覽,運用館藏品,與茂木健一郎、HANA、荒木經惟共同企劃展出「我們的美術館」。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角田的小秘密。雖然很少人會直接問一位作品屢屢獲獎的文學界當代名家「如何保養肌膚」的問題,畢竟這類問題比較容易出現在藝能界,而不是文學界。但角田的膚質真的很好,而且看起來非常年輕,所以我們還是厚著臉皮問了。她似乎有些驚訝,但還是擠出答案:「我平常不化妝,所以對皮膚沒什麼負擔,或許是因為這樣吧!」
最能直視人類生存極境的溫暖療癒小說《樹屋》
在日本產經新聞大阪本社晚報連載一年,並榮獲2011年伊藤整文學獎的角田光代最新作品《樹屋》,是跨越三代的歷史家族小說。
角田坦言自己對於書寫戰爭、滿洲,還有當時的街景及人們的姿態不擅長,所以需要閱讀很多資料,加上每週又都需要交稿,所以非常辛苦。書寫這本書剛好是角田光代在文壇的二十年,所以她雖然恐懼,卻同時鼓勵自己應該更有勇氣去嘗試新事物,所以,仍努力書寫。集結成書後,心中非常欣喜,卻同時很不安,擔心自己寫得不夠好。
角田一直以來的作品總是關注女性、女子的日常生活。而《樹屋》突破了這樣的格局,但同時也包含了她持續關注的主題,像是走投無路的恐懼和茫然、對家庭工作抱持的疑問。她巧妙地將不同角色完美鑲嵌入時代洪流之中,看得出來她很努力,也極聰明。她在這本書中完美詮釋了荒涼卻不孤寂的存在狀態,並在最後給了大家走出濃霧的希望,是角田最溫暖的小說作品。
角田服膺於「作者已死」的理論,真切地期待並願意傾聽不同讀者告訴她讀後感想。歡迎大家捧著《樹屋》來台北書展活動玩!親手給角田簽名,親口告訴角田你的感想,並親眼見識一下角田的好膚質吧!
*文中角田光代照片,由聯經提供。
2012台北書展角田光代來台活動
【逃避,並不是一件壞事──《樹屋》新書發表會】
時間:2012/2/3(五)19:15~20:15
地點:台北市貿一館.主題廣場紅沙龍
對談人:角田光代、郝譽翔
【如何從閱讀小說創作,挖掘人性真實面貌!】
時間:2012/2/4(六)16:00~16:45
地點:台北市貿一館.主題廣場藍沙龍
對談人:角田光代、林宜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