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2.05.21
微空間大設計 小家也很可愛
文/編輯部
而日前房仲公佈一項女性購屋統計也顯示,現代女性購屋年齡層逐年降低,且「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淡薄,反而「以房養老」的案例持續增加。尤其是30~50歲的女性,購屋比重皆超越男性,兩房以下的小宅產品更以女性為主力。有鑑於此,小編這次想向讀者介紹一些關於小空間設計的書籍,其實小家只要設計得宜,也是可以看起來像大坪數、很溫馨可愛,這就來看看一些實例吧!
小編很喜歡五月出版的《2014220051672》(大田)一書,看了書中韓國室內設計師申敬玉介紹的10-20坪改造後的小空間,不僅屋主們都說,每天都好想回到家,就連小編看了,也好想搬進去住。其中屋齡十幾年的十五坪舊公寓,在作者的巧手設計下,空間頓時變得好大。由於空間狹小,所以家具的尺寸都盡量縮小,不採購現成家具,而是積極利用木板和磚頭自行DIY,所以視野跟著變大,看起來有兩倍大的效果。此外,廚房空間的設計,小編也覺得頗具巧思──由於陽台無法打通,所以只把門框拆掉,將地板墊高之後,把流理台移至陽台,因此,飯桌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擺放,形成相當自由自在的動線(參見主圖),是不是很厲害。
韓國設計師獨具巧思,台灣設計家同樣不遑多讓。在《小空間幸福設計學: 設計師只告訴朋友的好發明》(台灣凌速)書中,台灣設計師即要改變讀者對小空間住宅裝修的錯誤觀念──以為坪數不大的住家,居住起來很無奈,所以很努力地「爭空間」。但如果放下成見,會發現坪數不大的房子有獨特的優點:可以讓彼此的感情更好。所以你在書中將看到13坪如何容納6~8人的棉被、行李箱等等的設計巧思。另一本《DIY玩佈置NO.57:狹小空間的放大魔法》(麥浩斯)即在告訴讀者如何將狹小的空間變大,其實只需要良好的動線規劃和收納技巧,學習別人的放大魔法術,也可打造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幸福小空間。
或許有的人嚮往能住在寬敞的大房子裡、擁有獨立的更衣間及書房、十幾個朋友一起吃飯聊天也不顯擁擠的餐廳和客廳。但小編始終認為,一個家最重要的還是居住的舒適度及溫馨感,至於空間大小倒是其次。像書中介紹的這些可愛的小家,光看就讓人覺得好幸福,你是不是也這樣覺得呢!
*圖片由大田出版提供,出自《小家很有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