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真的找到魔法世界,我想學會,能讓人充滿快樂的魔法……
** 萊夫‧葛羅斯曼 Lev Grossman ~ 就是創意出版 **
這個故事中,沒有堅忍不拔的勇者,只有困惑的心靈,尋找能容身的角落……
美國。布魯克林,十七歲的昆汀又瘦又高,從小就對1930年代普羅夫在英國出版的五本《費洛瑞魔法王國》系列小說非常著迷,在大學面試途中,意外進入魔法學校布雷克畢爾大學,有著金色直髮嬌小的愛麗絲嚴謹的看待魔法,龐克小子潘尼、自成一格的學長艾略特,四年的學習過程中,昆汀能體會魔法深奧的意義?他有辦法在未知的人生旅程中實際運用所學嗎?
如果,可以踏進自己一直嚮往的故事中,能真正感到開心嗎?
覺得自己和現實世界格格不入的昆汀,總是無法真正感到快樂,身邊的朋友總是耀眼引人注意,又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平常就練練魔術吸引大家目光,《費洛瑞魔法王國》書中,查德溫家的孩子能進入奇幻的「費洛瑞」經歷探險,但終究要返回現實世界,昆汀也想進入另一個世界,期待可能遇到的各種考驗,「死亡永遠有意義」!?
複雜的魔法世界,真的比較容易生存嗎?「在憤怒中使用魔法,傷害自己的速度就會和傷害敵人一樣快。有些咒語……倘若你們失控,他們就會吞噬你,把你變成不是人的東西,稱為『靈體』,是不受控制的原始魔法能量構成的鬼魂」,佛格院長嚴肅的解釋。魔法不是揮揮魔杖,他所能引起的力量,隱含巨大的恐怖「對於真正的魔法師,腦內和體外不會有明顯界線,你們想要的,都能成真;你們痛恨的,會在眼前毀滅。就這點而言,大魔法師跟孩童或瘋子沒有差別,你們唯有倚賴清楚的思緒和強大的意志力,才能在原地站穩。」馬亞柯夫斯基。學習過程中,昆汀漸漸了解「重點是完美無缺地施咒—你胸中存在的某種力量能令咒語強大。無論那力量是什麼,你必須在需要時把他找出來。」但要如何找到並堅持這個信念。
快樂的校園生活,匆匆的過了,夾在現實與魔法世界中,昆汀必須認真面對,未來要往哪裡去?多一個選項,並沒有比較容易作答,「若生命真正教會我們什麼,那就是你並不會心想事成。文字和思緒無法改變事實,語言和現實全然無關—現實頑固又難搞,你只能接受事實,繼續過活。」佛格院長
作者建構了完整詳細魔法世界,校園中的美式風格,各種訓練課程比《哈利波特》嚴格,但確實有其必要,強調是美洲唯一魔法學校,並非歐洲獨霸魔法世界~(笑)
《費洛瑞魔法王國》有《納尼亞傳奇》的概念。但主角昆汀不是為了正義,或為了該魔法世界的存亡而努力。他在不同的階段透過闖蕩和冒險,來釐清自己存在的目標,「一旦了解人們對你的影響多麼微不足道,忽視他們就很容易」,在生死交關之際,往往能讓人真正了解對自己重要的事為何!本書中融合各種知名的魔法世界,卻獨創出顛覆的故事情節。
艱辛的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希望自己可以有多一點魔力,能在自己脆弱無助時能有力量。但,擁有魔法,就能擁有一切嗎?過多的力量,可能讓人分不清自己該在意的究竟是什麼,我們的心像一個杯子般,承受別人及外界給予我們的各種感受,像水,透明乾淨,也許平淡,但卻是最必須的,一樣透明的液體,像烈酒,讓人情緒不安的起伏,也許就失去控制;也可能有微醺飄浮的快感,擺飾漂亮,鮮艷酸甜的草莓冰沙,總是最先引人注意。但冷冷的冬天卻不適合飲用,不去體驗,不會知道會有怎樣的感受,但必須知道,自己最終要的?什麼,不喜歡的,就勇敢的倒掉吧,給自己多一點主控權,這就是力量。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2.07.06
肆季.秋
文/season
喜歡奇幻推理類小說,小時候用少少的零用錢,一本本買齊了有黃色封面的亞森羅蘋。雖然看書速度很慢,還不斷的和朋友借書,而自己總是會捨不得借書給別人,深怕別人不會好好愛惜書本。圖書館,則是可以窩一整天的好的地方,那是我的童年,但也延伸到現在。
最喜歡的作家是托爾金,他所創造的《魔戒》讓人也隨之經歷一場冒險,最後很心疼佛羅多帶著魔戒造成的傷痕,離開他最愛的哈比屯。也喜歡丹布朗,帶著我在不同的國家間經歷驚險的旅程。喜歡《催眠》一場催眠,引起的後續反應及帶出的議題,值得讓人深思細讀;《樹屋》作者敘述一個家族三代對「逃避」一詞的表現,逃,也許不是懦弱;《美麗魔物》巫師女孩來到古老的美國南方小鎮,黑暗與光明要如何劃分的清。不同類型的好書,同樣享受作者精妙的故事結構及細膩筆法。
啃著書,咬著去冰微糖的烏龍綠珍珠,我可以一個人漫步在台北的街頭,遊蕩想像這張餐桌上曾經發生過的風花雪月;捷運上拿著iphone的妙齡女郎,正在傳什麼訊息給神秘友人;喜歡在景點間奴役手邊的數位相機,企圖留下鮮明的記憶;喜歡和家人朋友閒聊吃美食,放鬆和享受。這就是我愛的生活,有點放肆、平凡又想獨特的台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