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首先替《黑塔V:卡拉之狼》與《黑塔VI:蘇珊娜之歌》的新局面交代了收尾。第五集中被帶走變成廢人的孩子們去了哪裡?羅蘭/血腥之王與米亞/蘇珊娜的混種兒子莫德瑞怎麼了?在1999年夏天遭遇致命車禍的史蒂芬金又如何逃過一劫?夥伴們殺進血腥之王爪牙的大本營,順利解救剩餘的兩條光束,找到通往黑塔的最後門路,然後在逐漸停止的時間中逼近它。
前半本書(上冊)跟之前相比算是中上──史蒂芬金在世界的建構跟血腥之王的體系上插進太多設定與配角,關係實在很雜、很難記得住,幸好這對延續主軸沒啥影響,看看大亂鬥也高興。不過到了後半部,省去瑣碎繁雜的細節、加上派崔克.丹維爾這角色與詩的巧妙運用,當初讀《黑塔》的期望回來了:魔戒式的史詩,個人意志與榮譽的極限延伸,艱困的挑戰。高聳的黑塔正如史蒂芬金筆下的至尊魔戒──每走一步陰影就更深、更難喘息。共業夥伴為了它而分離崩析,追尋黑塔的動力還能堅持嗎?
我越讀越難以抗拒,循著業的聲音伴公子羅蘭終於登上黑塔。石、玫瑰、門……真實跟虛幻的界線又在哪?閱畢,回頭翻《黑塔I:最後的槍客》,這才看見真正令人驚訝的東西。
或許那是修訂版方加上去的,可是直到結尾我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這系列的每本書各有特色起伏,有些我特別喜歡,有些則算普通;但一如永恆矗立的黑塔,《黑塔7》的收尾牽起了一切,終於,或許不是徹底地,但深深抓住我了。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8.08.25
卡蘭坦斯蓋普恩基地
文/krantas
母親從小就讓他看很多書,所以養成現在每天都會看書的習慣。對他而言,每本小說都有它的特色,「我們可以嘗試了解作者在其中投注的觀點,然後在寫心得時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之。」所以他慢慢把部落格當成表達個人觀點、心得、意見的媒介,心中產生了想法,就寫出來讓想看的人來看,管理上也相當方便,「很有趣的是部落格就某方面來說,反而是我比較真實的一面,我可以輕易地表現想要的自己,找到傾聽的觀眾,這在現實中反而是很難辦到的一件事。」
目前他看的書主要是星戰、科幻和奇幻小說,以及一般性的翻譯文學,所以在他的部落格中也多是科幻、奇幻書籍的介紹。他認為科幻小說在台灣賣不好,是因為人們對科幻作品經常存在偏見,覺得難以理解科學,「然而有很多好作品討論的並不是科技,而是在某種『what if?』情境下的問題,在人物的描寫上甚至不亞於受歡迎的大眾文學。科幻描繪的想像力、可能性與視野,也能改變讀者看待世界的感受,滿足人們飛馳的幻想。」krantas對科/奇幻小說的熱愛程度可見一斑。
除了閱讀,他偶爾還會自行翻譯一些長、短篇的外文小說,一方面出於興趣,一方面想讓國內受限於出版社跟語言的讀者接觸他們從未看過的好作品。所以到目前為止,他已經翻完四本書──在國內尚未有版權──第五本則正在完成階段。此外,他也會寫點短篇科幻故事,所以自嘲和同齡的人差別很大,不過他覺得這就是他,應該忠實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