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3.03.15

米榭.韋勒貝克敘說一個沒有疆界的冷酷版圖

文/嚴慧瑩(大塊文化編輯)
法國媒體提起米榭.韋勒貝克,用的字眼是「韋勒貝克典型」、「韋勒貝克案例」、「韋勒貝克現象」、「韋勒貝克風暴」,這個全世界最知名、最聚焦、翻譯成最多國文字、賣得最好的法國當代作家,在自己國家卻被當成壞痞子。不管好壞,不管和媒體、文化界關係多麼錯綜複雜,韋勒貝克無庸置疑是法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大明星。法國媒體描述他每出版一本書,就像文學界一場流行性感冒,不管是褒是貶,意思很明確: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不可能漠然以對。如同文評所說,你可能很喜歡或很討厭他的作品,但不可能不注意。

什麼是「韋勒貝克現象」呢?分兩方面說,一方面是作者,一方面是作品。在我們這個注重包裝、講究市場機制、資訊壅塞的時代,「作者已死」這種區分作者與作品的概念愈來愈不切實際:作者的照片出現在作品封面、雜誌訪談,本尊也出現在電視邀約、新書發表會上,甚至必須敞開私生活,讓記者拍攝書房照片,或是下下廚煮一道拿手好菜,這些都是促銷、廣告,很少作家能倖免。韋勒貝克也難以逃脫,他不是一概拒絕,甚至也不是採取不合作態度,他只是不知迎合,這是他做不到的。因此,我們看到他不好好回答問題,儀態不佳,不知微笑簽名,握手問好,說話不過濾,不知進退應對,所以被冠上「難搞」、「大牌」、「酒鬼」、「反社會」等名號。

作品方面,以區區五本小說建構出一個當代社會的複製,豎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滅亡,卻完全沒有提出新的希望、可能性。如同他一個影視界好朋友的形容,他就像個戰地記者,選擇的不是中東戰場,而是此時此地、我們所處的社會、像我們這樣的中產階級。第五本小說《2018760155043》(大塊)情節依然簡單,調性依然蒼白。然而眾望所歸,第一輪投票就拿下2010年龔固爾文學大獎,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在以《2018760126494》和《2018760114323》(皆為大塊)呼聲高、反對聲浪也高,和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學獎兩次擦肩而過之後,終於塵埃落定。

《2018760155043》時序放在2016年,也就是我們即將活的年月,敘述一個叫作傑德的青年以拍米其林地圖照片成名,後轉為圖畫創作,事業成功,金錢無虞,但是從小沒有親情,和生活社會格格不入,和所謂的幸福當然也無緣。他請知名作家韋勒貝克為他的展覽撰寫目錄,牽扯出這兩個社會邊緣人的小小交集。主角傑德用鏡頭、畫筆,科學式冰冷呈現周遭,如同韋勒貝克以筆描繪。是的,韋勒貝克本人成為小說裡的人物,被作者自己形容為「穿著像囚犯的衣服,頭髮蓬亂骯髒,臉通紅加個酒糟鼻,身上有點發臭」,最後還慘死,引發本書下半部的調查案件。整個構思和筆觸不乏作者一貫的黑色嘲諷。

這本小說被譽為是作者寫得最好、最成熟的作品,我想可能是來自於筆下那一點點溫情。對人物將心比心的憐憫,眼光帶著稍稍一點溫情,然而,這一點點溫情──傑德和父親說不出口、表達不清的親情;傑德和作家韋勒貝克朦朧的友誼;傑德失敗的愛情──反而讓背後叫作社會、世界的龐然大物顯得更冷酷。人「其實」可以好好相處、愛「或許」是可能的,這小小一縷光束在凝結沉重的黑暗中,顯得特別蒼涼。

*文中米榭.韋勒貝克照片,由大塊文化提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