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3.03.01

不僅僅是戰爭史:那個冬天何以寒冷?

文/富察(八旗文化總編輯)
哈伯斯坦的鉅作《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揭祕》一書自從上市後,引起讀者好評如潮,喜歡本書的人,不盡然是軍事迷,也包括知名作家。《複眼人》作者吳明益就說,「書是非常棒的寫作範本。」當然本書乃大陸譯者所譯,編輯不識,有些人名不合臺灣習慣,資深譯者林添貴寫信指出,書中的盧斯,臺灣譯法應該是魯斯。

北韓繼續以挑釁式的姿態發射核武,六方會談當年看似甜蜜,今天則無以推進,其中六方——日本、南韓、北朝鮮、中國、俄羅斯(蘇聯)和美國,正是六十年前在本地區角力的六方。戰場上直接交手的是中美(還有聯合國軍對),輔助的兵力是北朝鮮和南韓(當然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傀儡),蘇聯和日本是大贏家。臺灣也是贏家之一。因此,今天固然是多事之秋,是否會演變成當年那個規模的沖突,正是歷史之不可預測和吊詭之處。

哈伯斯坦引用一個美國兵的話做書名:他以為當初在二戰德國戰場上的那個冬天,是他有生以來最寒冷的,結果不然。朝鮮半島的冬天,才是最寒冷的冬天。一語雙關,正是大師之作。書中又引述另外一個老兵的話,如果美國政府要發綬帶給他們的話,那么士兵們都一致認為,綬帶的顏色應該是褐色的。何也?褐色,正是冬天的朝鮮半島崇山峻嶺一片荒蕪的顏色。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麥克阿瑟的這句名言,在書中也有引述,但作者顛覆了臺灣讀者心中的英雄麥帥,挖苦指出,他每次登場前對鏡自視,在媒體前如何精心打造自己的光環形象,并如何打壓異己。當我們讀到此時,似乎在讀小說。換言之,如果你說本書只是軍事史,則錯矣。哈伯斯坦以戰爭為主線,講述的卻是外交、國內國際政治,塑造的卻是一個個鮮活的士兵、將軍、政客。這也是為何本書洋洋灑灑五十萬字,讀起來卻不枯燥的原因致所在。最寒冷的冬天,最無情的歷史,最溫情的敘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