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3.08.09
歐各思坦.柏洛斯:說真的,我們之中有誰每天都過得「超級好」?
文/海吉(麥田出版編輯)
歐各思坦,1965年出生於美國賓州的匹茲堡,在麻州西部長大。他的父親是一個酗酒且帶有暴力傾向的大學教授,母親則是一個罹患躁鬱症詩人;由於他們時常彼此大聲尖叫辱罵(用盡我們能夠想像的所有難聽字眼),以至於離異。當時,歐各才12歲。雖然歐各至少不用再夾在兩人中間了,卻被母親交給她的精神醫生扶養,陷入另一個瘋狂漩渦。而那個地方詭異至極──醫生的精神病患長年寄住在同個屋簷下;醫生家的孩子從小就被鼓勵要「發洩」,常常大吼大叫,對槓時連佛洛依德性心理發展階段的詞彙都用上了(好吧,對於充實字庫來說,這還算有點正面);用自殺未遂來逃避上學;從便便看上帝指示;醫生養子有戀童癖等等──直到他17歲時,才離開那裡並切斷聯繫。
雖然這一路走來,對歐各的人生帶來痛楚、憤怒、懊悔或是某種腐敗的責備,但是,這讓他感覺一團糟的經歷,也讓他比任何人都明白:這些事並不能「定義」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我們也能和那些經由不同形式造成心裡的「破洞」共存,快樂、愛、同情、滿足,這些情緒從任何大小的洞中都不會流失。
往事並沒有纏著我們,是我們纏著往事。與心中的往事共存(不論是以療癒、理解或克服之名)等於是活在一個幻想世界。許多人都將故事隨身攜帶著,每一回敘述就等於磨亮一次往事。而關於療傷的真相是:你不需要真的傷癒才能回到「完整」的你。
歐各在他的新作《2011770947301》(麥田)中,坦言不諱地說出那些看起來美好的、不舒服的、令人痛心的生活片段,更發人深省。可能有很多人不會喜歡他,因為他說出殘酷的事實,但這也正是許多人喜歡他的原因。
這本書顛覆了主流派自助書籍的概念。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樂觀意識受害者」(也就是檯面上定義快樂、掌控生活以獲得快樂的處方對某些人管用卻對另一些人不管用,他們便是其中之一),或者你喜愛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的書寫:「對人類極度恐懼的人,反而更期望能親眼見識可怕妖怪的心理,以及愈是神經質、愈是膽怯的人,愈期盼來一場強烈暴風雨的心理。」(此段摘自《人間失格》,2010年出版,新雨)那麼,這本書正適合你。你將知道關於許多問題的「事實」,並脫去身旁周遭所有不精準的說詞、誤會和謊言。
*文中歐各思坦.柏洛斯照片,由麥田出版提供,c Christopher Schel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