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3.11.07

出發、尋找、歸回真實的自我

文/郭恩惠(小魯文化編輯部主任)
出發、尋找、歸回真實的自我 郭恩惠(小魯文化編輯部主任) 讀《我是乳酪》時,正好發生了洪仲丘事件。看到國家制度中握有權力者竟然為一己的私利或為掩飾某些罪行而剝奪別人的生存權,這樣的事件竟然血淋淋地發生在真實世界中,羅柏.寇米耶的小說和洪仲丘事件同樣讓我感到毛骨悚然。

個人的存在權力被剝奪,人無法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儘管多數人不會發生被政府權力操控的事,然而,很多人即便不是因為有形的操控而不由自主,卻因為活在無形的壓力中而失去了自我。

究竟人怎樣去定義「自我」?「自我」的概念怎樣建立?羅柏.寇米耶在小說中以文學的手法描寫人的深層意識,道出人類尋求自我的軌跡。

北歐神話裡,貝奧武夫(Beowulf)啟程屠龍、解救公主;《小王子》中,小王子逃離心愛的玫瑰花,離開自己的星球,前往地球找尋關於愛的解答;《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牧童狄雅各橫渡廣袤的撒哈拉沙漠,到埃及的金字塔中挖掘夢中的寶藏……許多文學作品都在「英雄神話」的原型下,主角開啟了一連串旅程,經歷了「出發──尋找──歸回」的歷程:啟程出發冒險,克服命運或挑戰、尋求或建立自我價值,最後回歸最貼近自我的生活。「神話」的一個主題是必須面對的命運、必然且不可逃脫的宿命,而「英雄」就是在這樣的命運中知道如何選擇,並勇敢挑戰命運的人。這樣的神話原型訴說的其實就是人類對於逃脫困境、追求自身人格完整的一種渴求和希望。

《我是乳酪》這本小說也在這樣的文學原型下,開始了主角(Adam亞當‧法默,也是保羅‧狄爾蒙)的自我探求歷程。小說一開始,他騎著腳踏車出發,一路上回想著自己的過去,包括童年的美好回憶,以及,恐懼感產生的開始。但是,讀到小說末了才發現,這主角並沒有真正的「出發」;他只是一直重複地在自己過往的記憶中「迴游」,不停尋找自己的真正身分,尋找與父母親的連結,尋找遺失的一片片記憶碎片,卻又不斷迷失在驚恐、無法抗拒的現實陰影下。

身體被拘禁的他,靈魂更是被禁錮,這一切開始於他對自身「存在」的懷疑;之後他更發現自己與家人的「存在」是不被容許的,甚至還親眼目睹母親的生命被扼殺。在這樣的殘忍過程後,他意識到「自我」在現實中不能存在,於是靈魂退縮,退回到自己的記憶裡尋找自己。在那樣的記憶裡,有母親的溫暖、母親的紫丁香香味、父親的笑、一起唱著的兒歌……但也有自己無法解釋的害怕──怕密閉空間、怕狗、怕陌生人。而一切的恐懼其實都來自相同的原因,那個被他壓抑、往記憶深處封鎖的原因。他找不到出路,只是不斷地重複、重複,重複地往記憶裡回溯、也重複地「逃亡」。

讀完小說我陷入沉思。是什麼定義個人的「存在」?是社會、他人?是童年或是過去的噩夢、陰影?是滋養成長的家庭?還是累積起來的各樣記憶?或是,我們可以成為那個挑戰命運的英雄,真正的出發、尋找自我,然後回歸真正的自我價值?這部小說的主角沒有辦法成為自己的英雄,他無法與「龍」對決、無法「屠龍」--擊潰那隻命運的怪獸;他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他不知道「我是誰」,最後他躲進兒歌裡,成為疏離、孤獨的「乳酪」。但是我們呢?我們的生命歷程會寫成什麼樣的故事?

問問自己:「我是誰?」然後,出發、尋找、歸回真實的自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