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4.06.20
彭菊仙:忠於孩子的天賦,就是最好的教養
文/丘美珍(時報出版副總編輯)
後來聽說她去了電視台工作。電視台,是個與時間賽跑的媒體競技場,是個耗費時間、體力的媒體平台,如果要真正要求品質,那麼在前端後端付出的精力絕不可能節省。
所以,她肯定是個工作狂,我想。 畢業之後很多年,有一次竟在一個場合偶遇,一問之下,她已成為三個小孩的母親,跟我一樣。
「那麼你有幾男幾女?」我問。 「我有三個男孩,我是全職媽媽。」她這樣回答,語氣裡有一貫的淡定。
我當下驚呆,覺得自己碰到神人。在家教養三個男孩?那不就是教養情境中難度最高的那一級嗎?如果教養也有奧運,那麼,能夠把三個男孩教養成文明人……應該要有人頒個金牌給這位媽媽吧!
男孩是自由的。男孩是不可預測的。男孩是很難馴服的。男孩不是女孩。
後來,讀了菊仙的第一本書,我非常驚訝於她這些年的轉變……昔日那個想要征服世界的女強人,如今習得一身蒙特梭利媽媽的巧手慧心,將家裡的三個男孩,調教成有個性、有紀律、又有章法的孩子,堪稱兒童極品!
因為她是金牌媽媽,自然,成為我請益的對象。我問過她,要如何為孩子規劃英語學習的課程,也問過她,要如何激發男孩的榮譽感……不論我提出的問題是甚麼,她都能提出一個深思熟慮的答案,令人讚嘆。
因為長期用心陪伴,菊仙看到了三個孩子各自獨特的天賦,從旁引導、啟發、支持、給予自信。她對孩子的愛,透過一天一天的行動,穩穩落實。
她說,每個孩子都有內隱的才華,只要環境合宜,就會自然流露。所以,她像個人類學家,不慌不忙,透過觀察和鼓勵,就讓孩子展現出他們各自的特質,展現自主學習的熱情,成為各自獨特的人。
顯然,在孩子的人生中,她是個非常專業的引導者,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貴人。不過,菊仙也說,孩子改變了她的人生。
她在求學時代曾是個分數控,只對第一名有興趣,在職場時是個工作狂,分秒必爭、戰戰兢兢。如今,她從她哺育的孩子身上看到,原來,忠於天賦,為心中的熱情而學習、而行動時,竟是如此純粹、快樂的事!這一次,孩子反而成為她人生中的老師。
熱愛寫作的老大翔翔,雖然已經進入國中,卻堅持應付功課之餘,還是要抽空寫下長篇小說;小六的老二凱凱,是個意志堅韌的創客(maker),為了做出心愛的擬真籌碼,甘願犧牲所有的課餘休息時間,埋首自己的作品。
即便是小三的鈞鈞,雖然年紀最小,對於自然萬物,卻有著超乎常人的探索熱情,對於天上的飛鳥,公園裡的青蛙,都愛親近、關懷、紀錄、觀察。多元智能大師迦納(Howard Gardner)博士曾說,孩子不是只有一種IQ,而是至少有7種IQ,我從菊仙家的孩子們,看到了不同天賦如何造就每個孩子渾然天成的氣質……這一切,都是因為菊仙媽媽願意追隨孩子的天賦,構思一趟教養的旅程,所以,孩子們及媽媽本身,都因此受益。
這趟珍貴的教養旅程,還在繼續,我相信,未來菊仙還有更多珍貴的心得,要跟大家分享。開始天賦教養的五堂課之後,還有哪些課,很令人期待!
*文中彭菊仙照片,由時報文化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