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4.11.21
麥家 掀起中國當代諜戰影視狂潮
文/胡金倫(聯經出版總編輯)
1964年,麥家生於浙江富陽,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他曾經從軍17年,歷任軍校學員、技術偵察員、宣傳幹事、處長等職,後來轉任成都電視台電視劇部編劇。從這些背景來看,麥家日後會以「中國諜戰小說」成名,是有跡可尋的。甚至後來麥家被譽為「中國諜戰小說之父」,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小說具有奇異的想像力和獨創性,人物內心幽暗神祕,故事傳奇曲折,充滿懸念,因而多被改為影視作品。
麥家以懸疑解密為主題的小說,首推《暗算》、《解密》、《風聲》。
《暗算》的第一、二章改編成同名電視劇,由作家本身擔任編劇。2008年《暗算》獲得第7屆茅盾文學獎,引起中國文壇的矚目。2009年《風聲》改編成電影,將中國的諜戰熱從電視劇轉型到電影的一次最大嘗試。2012年,麥家小說《暗算》中的〈聽風〉一章改編成電影《聽風者》,由梁朝偉和周迅主演,再度引起中國諜戰話題,尤其是圍繞著二戰前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種種有待「解密」的議題,特別容易吸引讀者。
直至近年來麥家的另一部長篇小說《解密》(聯經)小說版權銷售全球35個國家,翻譯版本超過15種語言,出版後深獲全球30家國際媒體大篇幅報導,尤以在英美兩國受到高度關注,麥家的名字,可以說是震撼了全球出版市場!
《解密》原出版於2002年,融合了懸疑與諜報元素的小說,小說描述一名女子容幼英自幼聰慧過人,是女子中少見的神機妙算,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一位靠摸人頭骨算命的瞎子給她算命,說她連鼻頭上都長著腦筋,是個九九八百一十年才能出一個的奇人。一對兄弟邀請她至美國發展,此後,人類將第一架飛機成功地送上藍天。在這架飛機的小腹底下,刻有一板淺灰色的銀字,其中有一行字是「機翼設計者 容算盤.黎黎 中國C市人」,容算盤‧黎黎就是容幼英。
容幼英是一個地方的傳奇,但天妒英才,後代容金珍反而成為時代的寶藏。容金珍自小閱讀英文百科全書自學,智力水準遠超出同代人。容金珍經國家延攬至祕密單位後,開始了他意想不到的工作:這是一位天才努力揣摩另一位天才的心的鬥智,是男子漢的最最高級的撕殺和搏鬥。這是神祕又陰暗的勾當,也是崇高又光明的事業:容金珍的天分將用來捍衛國家,破解敵人最難的密碼,同時,從此即將改變他作為一個人的命運……
這是一本講述一樁天才與魔鬼的交易,人心與命運鬥爭的小說。故事的高度精采,連國際知名導演王家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知名作家蘇童也共同推薦!英國《經濟學人》也明言:「終於,出現了一部偉大的中文小說。」美國《紐約時報》更高度評價:「《解密》所寫的不僅是關於中國的,更是關於今天這個世界的。」
*文中麥家照片,由聯經出版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