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07.11.26
閱讀大師鈞特.葛拉斯的詩與畫
文/
閱讀大師鈞特.葛拉斯的詩與畫 1927年,出生於波羅的海沿岸但澤市(Danzing,現波蘭境內格但斯克)的鈞特.葛拉斯(Gunter Grass),五○年代以長篇小說《錫鼓》一舉成名,該書與之後出版的《貓與鼠》和《狗年月》被稱為「但澤三部曲」,再現二○年代中期到五○年代中期的德國歷史,並揭露希特勒法西斯時代的殘暴和腐敗的社會風尚,被認為是德國戰後文學重要的里程碑。之後出版《我的世紀》(時報文化)一書,以敏銳多感的敘說方式,鉅細靡遺的描繪20世紀的時代流變,引領讀者回顧德國百年來的歷史軌跡,更使其贏得1999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接下來的《消逝的德國人》《蟹行》(皆為時報文化)也都大膽探討德國戰後的文學禁區,作品具有強烈的自傳色彩,再加上豐富的想像力以及犀利的文字,形成史詩般的寫作風格,創作等身,獲獎無數,堪稱是當代德語文壇的國寶。 葛拉斯馳名文壇,但卻鮮少人知道他其實也是傑出的詩人、劇作家、雕刻家與畫家,曾進入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學習,受過水彩、雕塑和版畫的專業薰陶。今年適逢葛拉斯八十歲生日,台北市立美術館將與德國伍茲美術館(Wuerth Museum)、台北德國文化中心合作,展出葛拉斯手繪的110餘件水彩作品。 這些精彩的畫作及詩篇,都將完整收錄在《給不讀詩的人──我的非小說:詩與畫》(原點文化)一書中,可說是葛拉斯創作生涯中極具特色,頗富文學價值的作品,就如同他自己所言:「詩的寫作是最明明白白的一種表達形式,因為在詩歌中,才能坦然地懷疑、衡量自己。」 *文中葛拉斯名為「碎片」的畫作,呈現出豐富的色彩、簡潔的詩句(如下),闡述出葛拉斯對於政治和社會的影射。(圖片提供/原點文化) 碎片(SCHERBEN)碎片易得 只要手裏握好石塊 而玻璃杯也同樣稱手 在兩者中間 迸發出意志之自由 一位文學家眼中的世界:鈞特.葛拉斯的詩與畫特
|
|
|

1927年,出生於波羅的海沿岸但澤市(Danzing,現波蘭境內格但斯克)的鈞特.葛拉斯(Gunter Grass),五○年代以長篇小說《錫鼓》一舉成名,該書與之後出版的《貓與鼠》和《狗年月》被稱為「但澤三部曲」,再現二○年代中期到五○年代中期的德國歷史,並揭露希特勒法西斯時代的殘暴和腐敗的社會風尚,被認為是德國戰後文學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