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看的過程十分過癮!這本書很適合在農曆春節假期這種具有中國傳統味的時候,結合鞭炮聲、紅通通的裝潢擺設飾品、龍飛鳳舞的書法對聯、還有春節瓜果點心一起閱讀啊。在最近經歷許多不同時空背景、不同觀點設定的小說洗禮之後,回到中國的歷史背景裡頭,竟有種解了鄉愁的返鄉滋味!
《明騎西行記》是以明朝鄭和下西洋為背景軸線,記得以前在讀歷史時讀到這段,不禁遙想那燦爛繽紛的航海傳奇,明朝具有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航海技術,鄭和歷時二十八年七下西洋,足跡跨越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半島,更遠至非洲東岸,但後來的禁海令,卻讓這海上輝煌年代嘎然而止,中國黯然退出了海洋,反而後來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因掌握了海上武裝力量及貿易,而開創海上霸權。許多人都在問為什麼?鄭和為什麼頻繁的七下西洋?明朝又為什麼後來鎖國?這本書拋去鄭和、建文帝、永樂帝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虛擬了一個人物宋慕-拯救建文帝脫逃的宋參軍之子做為主角,用虛擬的視角來書寫,寫起來更沒有包袱,可以用一個既是局外人又是局內人的角度,來看待這段歷史,作者也巧妙的運用書中各個人物的對話,交代他想要賦予這段史實的解釋──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及建文帝的下落。
野心很大、格局恢宏的作者,用紮實的考證、豐富的史料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帶領著我隨宋慕,一同經歷一段刺激有趣的環遊世界之旅。他以細膩的文字,描述著一個融合多元活潑的年代,場景從日本、中國、葉門、麥加、耶路撒冷、威尼斯到法國巴黎,因為航海貿易讓世界沒有距離,而因為有著共同目標(不管是宗教朝聖或保護建文帝),讓不同文不同種的人,仍能締交比有血緣關係的叔姪(建文帝與永樂帝)更深厚的情誼。
雖然這本該是會被我歸類到歷史冒險小說中,但裡頭其實出現了許多武術交鋒的情節,不像武俠小說般會著墨描述許多神奇招式及絕世武藝,而是摻雜了各國武術的對峙,別有一番風味。除了中國武術,還有日本倭刀及居合、蠍子般的猶太拳法、融合摔跤的庫德拳法、衣索匹亞武術、螳螂般的回回拳法、大馬士革流水紋鋒利無匹的匕首、西洋十字弓等,真是令人目不暇給。而作者生動的描述麥加朝聖、搶羊大賽、聖城耶路撒冷的風光,也使我彷彿身歷其境。尤其講到巴黎的滿地黃金,讓我不禁莞爾想起才讀過的 《巴黎,賽啦!》而會心一笑,看來巴黎的黃金,果真是古今中外赫赫有名啊!
小說中的主角通常可以身懷絕世武藝處處化險為夷,並得到眾美女的傾心,宋慕也不例外!雖然書中兩位女主角葉華及法蒂瑪究竟為何愛上他,我一邊看一邊叨唸著無法理解,但兩位女主角的個性塑造得很鮮活,葉華外冷內熱,與宋慕有著共同使命的羈絆;法蒂瑪積極伶俐,更是個獨立的女中諸葛,兩個女人愛上同一個男子的嫉妒及互動,更是寫得生動!
在我眼裡的宋慕,其個性在愛情與家國中保持著一貫的被動及後知後覺。他對建文帝並沒有太深的情感,完全為了父母,他才萬里迢迢的尋找並保護這個從未謀面的皇帝。歷險途中,他也曾不止一次的想過放棄找皇帝的使命,安身立命在旅途中的某個城市。我蠻喜歡這樣的人物設定,他更接近平凡的「人」。那種大是大非,有明確信念與堅毅意志的人物,通常會成為英雄在青史留名,因為一般人不容易達到那樣的境界,所以他們得以在萬千人中脫穎而出,在歷史上留下不滅的足跡。但其實絕大部分的人,是並不那麼清楚的,在拋開臣、子的角色束縛後,宋慕必須面對自己,決定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方向,整本書其實像是宋慕版的「瀛涯勝覽」,也是中國武俠奇情版的成長故事。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觸,卻是「上帝關一扇門,必會開另一扇窗」。以書中角色來看,建文帝雖被奪位隱姓埋名逃亡海外,卻做到了現代人最期望的「環遊世界」,他能夠看到各地有趣的事物,身旁跟隨不為名利死忠的好友!而永樂帝卻得時刻擔憂建文帝的生死,盡散國庫只為除去心中大患。得與失,富有及貧窮,只在一念之間。
如果當年讀歷史的時候,書本都能像《明騎西行記》這樣的歷史小說這般有趣,不知道我的人生,會不會在交叉口走上另一條道路呢?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9.03.09
夏天走過義大利
文/Vernier
Vernier說:「一輩子一定要去過一次義大利,那裡的美麗與悠活、建築與歷史,教人流連忘返,有趣的是,那邊有很多具故事性的地標,譬如羅馬的許願池,都有著讓遊客做些什麼動作流程,將來就可以重返當地的傳說,所以我在每個景點地標都留下了心願,許諾自己有朝一日定當重遊。」因此,Vernier回來後便一心想著申請個部落格放上這些心情,再加上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稱呼她為夏天,於是「夏天走過義大利」這個部落格名字便這樣誕生了!
從小,寫文字一直是Vernier的救贖,「不管再大的挫折,在每天的日記中,把悲苦憂煩全讓文字受去,日記上鎖時,情緒也跟著上鎖,不愉快的事就讓日記記得、大腦忘掉。」而她的另一種救贖,也與文字有關,就是閱讀。「自小家裡就像小型圖書館,從科學到文學五花八門都有,三歲就開始自己看報紙,媽媽說我非常的乖,只要有書看,我就可以安靜整天。」所以小學時她迷上科普及推理,小三便看完《亞森羅蘋全集》和《福爾摩斯》,國中則愛上武俠,曾躲在棉被裡看金庸、古龍、梁羽生,直到聯考前三個月才洗心革面拿起教科書。不過,上了高中開始就百花齊放,到現在她也是葷素不忌,看得既多也雜,但最愛看的還是小說,不論是推理、驚悚、科普、文學性強的、寫實的、魔幻的、new age的通通都喜歡!
就在2008年8月,朋友告訴她有個《巧克力戰爭》(遠流)的試讀徵文活動,這才發現,「啊,原來有試讀這樣的活動啊!對愛書人而言真是福音,也很幸運的,陸續得到了許多試讀機會,算算至今全文試讀的有十九本了。」也因為試讀活動,必須將閱讀後的心得整理出來,這個嘗試對她來說很新鮮,平常寫的東西中幾乎沒有評論或心得這種領域,所以寫一篇心得往往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沒想到把愛讀書跟寫字這兩個興趣結合在一起,竟發酵成意想不到的樂趣。」
除了閱讀寫部落格,Vernier的興趣也非常廣泛:「從小愛跳舞,拉筋到長不高,曾經想當個舞者,後來發現自己只有興趣卻天分不足,但熱舞、爵士、騷莎、肚皮無一不歡,最近又開始想嘗試印度和佛朗明哥;看電影成癮、曾經一天連看五部,類型同樣百無禁忌,悶死人吵死人的都喜愛;愛吃美食,所以部落格上也出現了許多食記;也愛旅行,不過現在最大的興趣是陪兔兔玩,旅行,可得等她再長大些再說嘍!」
從小,寫文字一直是Vernier的救贖,「不管再大的挫折,在每天的日記中,把悲苦憂煩全讓文字受去,日記上鎖時,情緒也跟著上鎖,不愉快的事就讓日記記得、大腦忘掉。」而她的另一種救贖,也與文字有關,就是閱讀。「自小家裡就像小型圖書館,從科學到文學五花八門都有,三歲就開始自己看報紙,媽媽說我非常的乖,只要有書看,我就可以安靜整天。」所以小學時她迷上科普及推理,小三便看完《亞森羅蘋全集》和《福爾摩斯》,國中則愛上武俠,曾躲在棉被裡看金庸、古龍、梁羽生,直到聯考前三個月才洗心革面拿起教科書。不過,上了高中開始就百花齊放,到現在她也是葷素不忌,看得既多也雜,但最愛看的還是小說,不論是推理、驚悚、科普、文學性強的、寫實的、魔幻的、new age的通通都喜歡!
就在2008年8月,朋友告訴她有個《巧克力戰爭》(遠流)的試讀徵文活動,這才發現,「啊,原來有試讀這樣的活動啊!對愛書人而言真是福音,也很幸運的,陸續得到了許多試讀機會,算算至今全文試讀的有十九本了。」也因為試讀活動,必須將閱讀後的心得整理出來,這個嘗試對她來說很新鮮,平常寫的東西中幾乎沒有評論或心得這種領域,所以寫一篇心得往往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沒想到把愛讀書跟寫字這兩個興趣結合在一起,竟發酵成意想不到的樂趣。」
除了閱讀寫部落格,Vernier的興趣也非常廣泛:「從小愛跳舞,拉筋到長不高,曾經想當個舞者,後來發現自己只有興趣卻天分不足,但熱舞、爵士、騷莎、肚皮無一不歡,最近又開始想嘗試印度和佛朗明哥;看電影成癮、曾經一天連看五部,類型同樣百無禁忌,悶死人吵死人的都喜愛;愛吃美食,所以部落格上也出現了許多食記;也愛旅行,不過現在最大的興趣是陪兔兔玩,旅行,可得等她再長大些再說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