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一個女人如此受到矚目,疏淡的眉色,豐腴的身形,安詳端莊的姿態,在在顯示出她的家境富庶,生活無憂。更是那抹淺淺的笑意蕩漾在嘴角,讓她受到藝術家的推崇讚賞,受到好奇者無盡的猜測與窺探。
關於她微笑的原因,世人做過千百種揣想;關於她究竟是誰,科學家甚至動用X光探測儀和交叉比對法得出數種可能。最新的消息,是由德國海德堡大學所證實:畫中的女子,的確是佛羅倫斯富商喬孔德的妻子蓋拉爾迪尼(Lisa Gherardini)。
這幅名作的可觀之處,不僅止於它在藝術史上備受推崇的指標技法。畫中身份不明女子隱晦曖昧的笑顏;讓達文西在受託畫作完成後,遲遲不曾交件,還以之終身隨行的原因,自然引發人們的好奇心。
Jeanne Kalogridis的書中,對於蒙娜麗莎的身份,揭露了另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大膽卻耐人尋味。
儘管是虛構的故事情節,對照起歷史事件的記載,卻又彷若合乎情節,言之成理,讓人不能不佩歎作者的組織與敘事功力。
在這部份量十足的作品裡,Kalogridis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銳觀察力,描繪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文藝復興時期人物與生活情狀,在她巧妙編織的故事架構裡,這些原來僅只存在於知識層面的人事物,霎時變得性格鮮活,有骨有血。
尤其是作者對於服裝、顏色、建築物、人物的動作和表情等細節的描寫,那種細膩而具象的敘述方式,或者會讓懶得花心思去感受和想像的「現代文青」不耐或嫌棄,卻正表現出作者的考究與用心。
故事以第一人稱的角度闡述,帶我們進入十五世紀的佛羅倫斯,透過麗莎的眼光去認識她所生活的世界和時空。身為平凡羊毛商人之女,竟得以接觸傳奇的梅迪奇家族、波堤切利、米開朗基羅、薩伏納洛拉,以及為她留下歷經數百年仍讓後人驚歎的肖像畫的達文西,這樣的主角,本身就是個說不盡的故事題材。
對於留下麗莎倩影的達文西,書中也多所著墨,從他俊美的風采、獨樹一幟的筆跡、敏銳過人的感知與觀察力、作畫時的習慣、到真情流露的片刻;才華洋溢,足智多謀又充滿感情的一代巨匠生動地躍然紙上。
錯綜複雜的故事背景裡,交織了世家相爭的權謀詭計、以政治手法操弄宗教地位的謀略與交易、橫流的財富物慾、死亡、謀殺、和禁忌的愛情……不但具體呈現了當時政治跟宗教圈的紛亂情勢,說明了宗教在當時對人民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也凸顯了在當時生為女兒身的主角的弱勢與無助。
畢竟是歷史上最受人矚目的女性之一,當然麗莎不會是那種逆來順受或怨天尤人的性格,憑著她的堅強和勇氣,在遭逢一連串的變故和殘忍的事實考驗之後,終於,她得償所願,欣然露出動人的微笑。
這本書我會推薦給喜歡歷史題材小說的閱讀者,別讓它的大部頭一開始就嚇倒你。作者用在描寫事物的篇幅雖多,但隨著故事的推演,閱讀起來並不至於勉強或顯得叨絮,反而是一本有意思的作品。
親自面對展示在羅浮宮中的蒙娜麗莎畫作前,你會訝異於它的尺寸之小,與它的名氣之大簡直不成正比。
每一日,湧入的上萬觀光客都在猜想她的身份,她笑容背後的理由,帶著到此一遊的興奮和自豪。只是真正的答案,或許將永遠隱沒在她含蓄卻神秘的微笑之下吧!
隔著厚厚的防彈玻璃,淹沒在洶湧的參觀人潮之後,除了反射在玻璃上的遊客倒影,和周遭因為一睹世界名畫而瀰漫的高亢氛圍之外,其實兩度造訪都無法看得真切,唯有那抹微笑,淡淡地;那道視線,冷冷地,如影隨形。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9.04.06
微風過處,海潮香
文/Josie
雖然學法律出身,Josie卻從沒做過任何法律相關工作。最近才剛轉任自由譯者的她,在此之前幾乎都在文化相關產業服務,主要擔任行銷公關及文案撰寫工作。因為父母的引導,閱讀是從幼稚園就開始的習慣,至今不論工作如何忙碌,都盡量維持每年閱讀100~150本書的習慣。而且閱讀的領域涵蓋文學、哲學、推理、旅遊、法律及科普,也愛看繪本和攝影集。對書貪得無厭的下場,也讓她在搬家時往往要吃足苦頭。
由於對書的喜愛,使她進一步參與試讀活動,只要遇到自己喜愛的作者、感興趣的題材,並且是熟悉的領域就會報名試讀,最近她看過最喜歡的試讀書首推角田光代老師的《第八日的蟬》(高寶),這是一本探討愛與自我覺醒的好書,值得向大家推薦。此外,鍾文音的《少女老樣子》(大田)雖仍未讀竟,但她凝煉深厚的文字功力,與時下輕薄浮誇的流行作家寫作方式大異其趣,更顯得深刻而頗有可觀之處。
閱讀之外,她還喜歡旅行和看電影,也熱衷珠寶創作和美食。需要很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喜歡所有能一個人獨立完成的活動,當然,包括裝死跟發呆。個性隨和但嚴謹,有「認真魔人」之稱,因為天生充滿好奇心,所以對很多東西都躍躍欲試。決定做一件事、或對某件事情有興趣的時候,便會立刻十分專注,所以上過很多課、學過很多怪東西、還有一堆證照──國際領隊執照、丙級美容師執照、珠寶創作國際師資認證……雖然派不上啥用場,但她覺得學習的當下實在非常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