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5.12.22
侯文詠 寫作是幸福的事
文/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那就從《請問侯文詠》說起吧。《我的天才夢》(2002)寫的是自己的故事,沒下指導棋;《不乖》(2010)論述「人文」和「人文的力量」。所以嚴格說起來,《請問侯文詠》是侯文詠第一本正式的勵志書,第一本「教人怎麼過人生」的勵志書。作為一個受讀者信任的作家,一個願意和讀者「深交」的作家,侯文詠無可避免要面對洶湧而來的問題,以及迫切乞求答案的眼神。問題,他不一定能給答案,給了答案也未必是最後的答案,他能做的,就是以親身的體驗,吃過的苦頭,透過一種比較能連結到青少年的寫作方式,把成長中的,被重重困惑卡住的他們,引導到一條能夠與自己對話的道路上,於是被啟發或者啟發自己,自己去追尋答案,在精神的骨骼還沒有定型之前,在世界還沒有綁架他們之前。
有沒有啟發,關卡是不是打開了,至關緊要,關係著一個人將如何成長,以及成長以後的樣子。
而成長,長大,改變,與自己對話,從來都是侯文詠最關心的議題,寫作的核心之一。
三十六歲前不斷跳關的人生
不久前侯文詠和童子賢、嚴長壽、黃達夫幾人開會,會後各自聊起自己的人生,這幾位「走不一樣的路」的怪咖,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那便是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深受啟發」,童子賢和嚴長壽是胡適,侯文詠是黃春明。進入北醫第一年,侯文詠聽了一場黃春明演講,作家第一句話就狠狠地問:「各位,你有沒有覺得人生活得很無聊?」
怒馬鮮衣的青春,何來無聊之有?但黃春明舉例,他有一個朋友在自來水公司,每晚八點十分,都會看到水位咚咚咚直線下降的畫面,無一日例外,為何?因為八點連續劇開演,八點十分上廣告,廣告時間人人上廁所沖馬桶,「所以你們覺得有趣的,都很無聊,大家都在過著一種面貌一致的集體生活」。
黃春明給侯文詠的啟發是,我們現在所看到,自以為是的色彩斑斕的世界,其實是最表象,很淺薄的一層,必須從另一個角度,經過思考和檢驗,人生才能不一樣,不落入框架,不順著別人鋪好的軌道走。
這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你要順從自己的內心,在現實的道路上追求夢想,在集體中保有個人,從而實現自我。
啟發很巨大,深刻到長進了腦子,並且決定了侯文詠要相信什麼,他後來選擇做麻醉科醫生,就是因為每個月可以擠出七、八天中的三小時寫作,「人人都說現實和理想不能兼顧,好,我那時就想,跟它拚了,頂多壓縮睡眠時間」,「三小時作家」寫出了《頑皮故事集》《大醫院小醫師》《親愛的老婆》,如果扣掉《七年之愛》的兩年賣四千本,作家侯文詠「一路長紅」,而在升格為主治醫生之前,「每天都在學習」的臨床工作也帶給他某種「成長」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他定義的自己,是一個不想停止長大,要不斷跳關的大人。
三十六歲後專職寫作,賺到更多快樂
「想一想,運動、讀書、旅行,其實大部份時候你都在當學生」妻子雅麗這樣說侯文詠。三十六歲之前,侯文詠承認,他熱愛寫作,但人生最大的努力還是在物質,物質世界的遊戲規則就是競爭,透過競爭得到更多,擁有更多就更快樂,但這樣的規則到某個程度就變得不真實,快樂也未曾加倍,「如果我已經竭盡所能參與所有的競爭並且大部分領先,為什麼沒有得到應許的快樂?」他停在這裡,很務實的計算人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該怎麼活下去才划算,最後選擇了看似冒險但確定會賺到更多快樂的那條路,脫掉白袍,專職寫作。
這和繼續當醫生兼差寫作有什麼不同?當然不一樣,如果沒有專職寫作,侯文詠還有可能寫出《我的天才夢》《不乖》《我就是忍不住笑了》《請問侯文詠》,卻絕對無法完成震盪台灣社會的《白色巨塔》《危險心靈》,還有突變種一般的《沒有神的所在》。《沒有神的所在》賣不到五萬本,在侯文詠作品中算是「不暢銷」等級的,但在與《金瓶梅》耳鬢廝磨那兩三年,卻是他寫作歷程中很特別的一段日子,像是進行一場目標明確的長途旅行,知道下一站會到哪裡,和哪一個人約會,就算最後一百萬字砍成三十萬,還是暢快不已。
但如果說侯文詠的寫作,某些時候看似信手捻來,那是誤會深重,每一本書他都寫得死去活來,一百個點子會有九十九個用不上,他甚至越寫越焦慮,這是最初寫作時沒有的狀態,「因為現在和讀者有了交情」,有了交情,便不能辜負人家,便必須滿足期待,於是原來以為「寫勵志書很不挑戰」的《請問侯文詠》,寫了幾個月後就踢到鐵板,「如果只是寫這樣又何必出呢?」的自我懷疑不斷跳出來刺痛他,逼迫他找到更好的路徑去完成。
正在寫的小說更是頓頓挫挫,一直沒有寫到「我進去了」的那種宛如自動駕駛的狀態,問題出在侯文詠在這兩年用功讀了近四十本編劇書讀到自覺有資格去開編劇課,編劇書讓他變得太有城府,過度設計,再也無法回到《大醫院小醫師》的「毫無章法,但充滿說故事的樂趣」。
「我現在的功課就是丟掉編劇書教我的事」侯文詠一時明白起來。
回到《傳習錄》,侯文詠確實被歐陽德的問題嚇了一跳,「原來古代人也有這種問題啊?」而王陽明的答案,大致的意思是說,天地之間,氣流形動,看似千變萬化,但千變萬化中卻定然不亂,因為背後有一個主宰,生而為人也一樣,外在世界花花綠綠,心跟著跑,四處追逐,自然忙也亂,不忙也亂,但如果守住一個核心,一種自我認定的價值,用腦而不費心,亂從何來?
侯文詠不亂,他努力讓自己好,也努力讓別人好,「好」則是各自表述,在這樣的價值認定下他寫作,他接受自己是個「暢銷作家」,能夠和偶像歌手、運動明星、電動遊戲競爭到青少年一點時間的暢銷作家,而暢銷作家的道德,就是不允許為寫而寫,每一本書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嚴格檢驗。
進去-完成-出來,一趟又一趟,享受著既痛苦又快樂的旅程,花開的時刻,對侯文詠來說,這樣的寫作永遠是最幸福的事,無論閱讀的載體已經改變,一本書可能只賣三個月,或者年度出版風雲人物有效期只有一年。
2015出版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他熱愛寫作,為社會大眾開出一張張心靈處方箋。他的作品始終保有高度人氣,是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客。
他,是侯文詠,他明白,精采的生命不一定要找出答案,熱情與想望才讓人有能力去愛、去享受!而寫作,正是他最平和而溫柔的願望。他守住一個核心,一種自我認定的價值,努力讓自己好,也努力讓別人好。他不允許為寫而寫,每一本書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嚴格檢驗;也努力滿足讀者,協助他們成長、改變、與自己的內在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