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6.03.07

寂寞三十年,「愛」是唯一的光亮

文/謝美玲(大好書屋主編)
寂寞是什麼滋味?或許是日常裡偶爾閃過的苦悶感受,但很難想像,三十年那麼漫長的時光,有人待在一座寂寞的城裡,會是怎樣的光景……

大家對於精神病患,第一個反應多半是「閃避」!因為不明白患者會不會做出可怕、瘋狂的舉動,而對自己造成傷害,帶來危險或麻煩……是的,不明白,所以恐懼、揣測、閃避,甚至連譏笑、謾罵都可能出現。

作者林瑞玲的舅舅阿成,自二十一歲起罹患「思覺失調症」(俗稱精神分裂症),從此,被這個時隱時現的魔緊緊攫住靈魂,心和腦不再是自己的。阿成大半人生是伴著一支掃帚,天一亮就展開清掃落葉的一天;身旁不知情也不友善的人,經常對著他大喊「肖狼,肖狼」……這是精神病患最招架不住的對待;為能安然度日,也就不想主動靠近他人或為自己辯駁些什麼。如此一來,連同身邊照顧他的人,都一同被綑進孤城裡,難有光亮穿透進來。

編《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這本書的同時,我腦海裡不斷回到兒時,想起家鄉鄰居一位名叫阿花的女子,她總是穿著骯髒破舊的衣服,頭髮油油的、還打結散亂,眼神空洞,成天在家門口望著路人,對人傻笑,露出大大的牙……在我懂事以前,聽說她就這樣了,至於罹患什麼病,是什麼原因,沒人知道。當時我年紀小,見這模樣會心生害怕,但日子一長,也就相信大人說的:「她不會傷害人!別怕!」

是呀,《住在三十年的寂寞裡》這則回憶錄的主人翁阿成,就是這樣,他深陷「思覺失調症」之苦,過著漫長孤寂、卑微、無奈的三十年時光。唯一帶給他生命光亮的,是母親和妹妹,因為親情,因為愛,她們犧牲了自己絕大部分的人生,才換來阿成安身立命三十年。

我的鄰人阿花,究竟有沒有清醒的時刻,至今都是個謎;但這則故事中的阿成,比起她來得幸運許多,至少他有妹妹和母親的守護,直到生命終了。

林瑞玲的母親和外婆在照顧阿成的三十年時光,展現無與倫比的愛,即使日子艱難、不堪,也設法找到力量過下去!

這個充滿愛、犧牲、奉獻的故事,讓我們看見破碎生命因為愛而完整,而有尊嚴。閱讀的同時,除了感動,還會喚起內在的勇氣,以面對人生隨時而來的困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