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6.04.11
吳維寧:「快樂」才是猶太教育成功的祕訣
文/謝怡文(小樹文化編輯)
這件事使她深刻思考了台灣與以色列教育的差異。覺得應該好好寫本書供台灣家長參考。所以有了這本第一手報導的《猶太媽媽這樣教出快樂的孩子》。
吳維寧在台灣也是從事教職,只不過教的是三民主義。從社會系畢業的她,可能看事情的角度非常不同,加上生了三寶,愛孩子的她在今年成了以色列幼兒園園長,從完全不會說希伯來文的外籍新娘,成為了正統的猶太媽媽。吳維寧笑說:「我可能比大多數的以色列人都還要像猶太媽媽!」
在遠嫁以色列以前,吳維寧對猶太人的印象跟大多台灣人一樣:保守、聰明、會賺錢、重視教育?直到與猶太老公的相遇,才真正開啟了她對猶太文化的認識,也開始接受以色列的「教育震撼」。
當我們聯絡吳維寧,希望她介紹以色列教育時,我們最想問的其實是:為什麼猶太人這麼聰明?猶太人成功的祕訣到底是什麼?
而吳維寧的回答是:「文化與教育,就是以色列成功的祕訣。」
在以色列生活多年的吳維寧笑著說:「我的朋友都戲稱我是『以色列的三毛』,因為我就像三毛一樣,生活在一片廣大荒蕪的沙漠之中,而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養我那三個女兒。」
為了讓台灣家長更深一層的認識以色列教育,在台灣出版《孩子我要你做自己》後,獲得廣大迴響。睽違兩年出版新書《猶太媽媽這樣教出快樂的孩子》,在討論書籍出版方向時,我們好奇的問了吳維寧:「妳覺得最能代表以色列教育的詞是什麼啊?」原以為會聽到「菁英」、「科學」等回答的我們,最後卻得到了一個讓人驚訝的答案:「快樂。」
吳維寧提到她常常跟台灣朋友聊到「快樂成長」,但她發現,大多數的台灣家長都認為「快樂」就是不給小孩任何學習壓力,也什麼都不用學,父母對小孩不用有什麼要求,小孩只要每天都很高興就好。也就是讓小孩閒閒沒事,晃來晃去的長大。但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然什麼都不會,也沒有競爭力。所以為了不讓孩子長大後埋怨父母,台灣家長從小就開始送孩子到才藝班,逼著孩子加強自己的智力,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點。
吳維寧說:「在以色列的教育哲學中,快樂並不是什麼壓力都沒有、什麼都不學。反而是給予每個小孩順著天性發展,適合個別差異的教育方式。給予適合他們的挑戰,引導他們探索自身的體能與天生才能。小孩如果有安全感,並且知道自己要什麼,他們就有朝著自己要的方向大步邁進的勇氣。有面對困難的能力,才能不怕犯錯,並且知道/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每次達到他們要的目標後,他們就會更自信,也才會快樂!」
她也不忘提醒家長看到自己的小孩,看到小孩對愛的需求,挑戰人生里程碑後的快樂。看完吳維寧的新書,或許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猶太人把小孩養在一個除了黃沙之外什麼都沒有的窮鄉僻壤,依然可以讓小孩健康,快樂,有面對人生的自信與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