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6.05.09
用繪本和孩子一起成長
文/編輯部
研究兒童閱讀多年的林美琴老師表示:「一本優秀的繪本不只是圖畫的具體呈現,繪本創作者常以豐富的圖像訊息來傳遞意涵,如果讀者閱讀繪本時,可以透過圖像感知作為想像與思考的觸媒,聯結生活經驗相關的思維與感受來回應,那麼圖像就能傳導情緒、心情與感覺,閱讀就能從情節開展意念流動,進而領略繪本傳遞的意涵。這樣的閱讀歷程,涵養了從具體圖像 掌握抽象意涵的高層次閱讀力,那麼接續文字閱讀時,也能從文字符碼發展抽象思考的能力,將一個個文字方塊轉化為情緒、意念的感知。」
因此她在《繪本有什麼了不起?》書裡為爸媽們解惑,利用最真實的現場教學經驗,精闢分析多達100本的繪本,提供家長、老師多元運用繪本的妙方,精準掌握「看」繪本的技巧!透過本書的方法,你會發現繪本「真的」很了不起!
繪本不僅能用來講故事,平時看似不起眼的文具或日常用品,都可以拿來重現故事場景,帶著孩子一起玩角色遊戲喔!
《繪本大變身》由6位具備心理輔導、特殊教育,以及兒童應用行為分析專業背景的教師團隊,以38個繪本故事為基礎,運用身邊看似不起眼的材料、或文具店很容易買到的各式DIY素材,共設計出152個創意遊戲。每個遊戲都透過「材料」「玩中學」與「一起這樣玩」三部分,開啟大人的遊戲設計靈感,引導大小朋友一起跟著玩。期望在陪著孩子玩中學時,引導自發學習,全面啟動孩子的社交、溝通、動作發展、認知與感官能力!
此外,由於繪本的圖像感知是很好的想像與思考觸媒,所以可以進一步延伸孩子的寫作力與表達力。例如:想要訓練敘寫力,可以用《怕浪費的奶奶》中叨叨絮絮的老奶奶,來引發孩子共鳴,進而練習對話;若為了訓練基本修辭力,用《爸爸有一千隻手》裡大人的情緒變化,來練習譬喻技巧……在《用繪本開發孩子的寫作力與表達力》中,精選16本適合引導討論的經典繪本,由陳安儀老師親身示範如何在家教孩子寫作,家長和小朋友可搭配任何一本繪本,一起共讀、討論。
落落長的話,對孩子來說只是一大堆無聊句子,進不了孩子心中;但是故事好聽容易懂,有趣輕鬆能抓住孩子的心,道理自然從他的心裡面生出來。透過經典繪本故事的親子共讀,可以引導孩子治療心靈的悲傷,讓孩子們轉換心念與發展個人特質,這種方式遠比父母直接的單向訓示來得有效果;大人也藉由繪本共讀檢視自己的教養方式,讓繪本不再是形式的朗誦接受,而提升為親子間的對話與成長。爸媽只要繼續用好故事澆灌,無需打罵,孩子也會自己茂盛茁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