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6.08.01
從歷史故事認識秦文化與兵馬俑
文/編輯部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用冷血、鐵腕與強權統治著國家,他精力過人,設郡縣,廢分封,集中央集權與君主集權於一身,每天要閱讀數百斤的奏章;他致力於帝國的標準化,使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貨幣與度量衡……然而這位大皇帝萬萬也沒有想到,他一生為之奮鬥、傳之萬世的千秋帝國,在人類歷史上只存在了15年。
秦始皇為何要修建如此龐大的兵馬俑陵墓?為何秦朝百萬軍三年內離奇消失?他一生的建樹對後世有何影響……他是歷史學者治學研究的好題材,也不時為人津津樂道。隨著「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在台展出,秦文化與兵馬俑的相關書籍陸續問世,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閱。
歷史小說《大秦將軍》作者張述,10 年前書寫《大秦帝國》時開始廣泛閱讀各種材料,近期在台出版《回到秦朝大冒險:穿衣吃飯,全部從頭學》《回到秦朝大冒險:一不小心就觸法,躺著也中槍》2本有料、有趣的秦朝史書,並化身「秦穿導遊」,暢遊商鞅變法後的百餘年歷史,體驗美好、刺激、荒誕等形形色色的秦人生活,讓更多人了解秦朝的冷知識。因此,你可能穿越成為千萬個農夫其中之一;或加入軍隊,為秦國統一大業立下汗馬功勞;也可能成為工匠,DIY青銅器……書中內容均來自史料典籍、出土簡牘、學術著作與考古成果,作者以扎實材料與學界觀點,加上合乎邏輯的推論,用諧趣細膩的敘述手法,對歷史思潮提出嚴肅的挑戰,與客觀公正的解讀,既不老調重彈秦朝暴政,也不會刻意粉飾太平,引領讀者一窺 90%的人都不知道的真實秦帝國時代生活。想輕鬆認識秦朝的讀者,不妨從這兩本書入門。
引起兩岸話題沸騰的「大秦三部曲」:《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2》《敵我之間︰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3》,是由台大歷史系教授呂世浩所撰寫的。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秦始皇是苛刻不仁的暴君,但呂老師以秦始皇「時刻將理智置於感情之上」的角度來解讀他的成功與失敗,也提供了我們做人處世的借鏡。呂世浩強調:「歷史和其他學術的不同在於,檢驗一個道理是用過去無數的人生和時代來檢驗。」因此讀史應「設身處地」思索在現實中自己在古人的境遇和抉擇中,能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想要看見不一樣的秦始皇,「大秦三部曲」是必讀之作。
此外,想瞭解兵馬俑的內幕嗎?四十餘年來,隨著考古人員的努力和開挖技術的進步,秦陵陸續出土驚人文物:石鎧甲俑、文官俑、百戲俑、巨人陶俑、皮質漆盾、木質弓弩等,考古紀實文學作者南岳在《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中詳述秦俑發現的契機、開挖經過、介紹出土文物、火燒秦陵事件、秦始皇的功過、大秦帝國的興衰……此書擴展了我們對秦代歷史文化的了解,也彷彿帶我們直擊秦俑考古現場。
歷史一樁樁一件件幾乎都是真實故事,用故事串聯歷史,帶你逃離歷史課本的枯燥,回到那個活生生的大秦帝國,讓我麼一起回到秦朝去重新認識秦文化與兵馬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