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09.06.01
古文物知多少?從收藏類書籍學知識
文/

古文物知多少?從收藏類書籍學知識![]() 不過20世紀末以來,外國人開啟了國際市場,中國文物突然走紅國際拍賣會場,成交價每年以幾十倍的速度向上飆升,也因此造成仿製及盜墓風氣大盛,書市上教人如何鑑賞及收藏古文物的相關書籍也開始大量應運而生。大陸資深記者吳樹就花了5年的時間明查暗訪,出版《誰在收藏中國》(漫遊者)一書,是一本揭發中國文物交易市場黑幕的紀實報導,故在大陸引爆討論話題。本書也已在台出版,由於內幕報導對古文物收藏者來說非常值得參考,所以銷售成績表現亮眼。 此外,曾在大陸電視台「百家講壇」節目中「說收藏」,並且創辦私人博物館的「草根收藏家」馬未都,就是不少人心目中的「文物鑑賞師」,他去年在大陸先後出版的兩本書《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及《馬未都說收藏家具篇》(皆為聯經出版)成績斐然,不少讀者一買就是好幾本,除了自己閱讀,還打算送給對收藏有興趣的親朋好友,也因此造成收藏類書籍在大陸的熱銷。許多讀過馬未都書籍的大陸讀者都說,看他的書除了可以感受中國歷史文化氣息外,還可以增加收藏知識。相信同樣愛好收藏的台灣讀者,也能從中獲益匪淺。 至於台灣喜愛收藏及談論古文物的建築師漢寶德先生,他在2004年《真與美的遊戲:漢寶德看古物》(九歌)一書中,即娓娓道出他對古文物收藏的深刻體驗,5月出版的新作《收藏的雅趣》(九歌),則集結他近年所寫談論文物的文章,分享多年來收藏古物的心路歷程與經驗,不僅以書法親題每篇文題,書中並收錄許多珍貴收藏品的照片,對古文物收藏品有興趣的讀者來說,也是一本可供參考的收藏類書籍。 近年來,由於古物價值飆升,收藏人也演變為兩種,一種是因為熱愛文物、讀史好古而搞收藏;另一種則純粹將文物作為賺錢牟利的手段,而失去收藏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及樂趣。其實馬未都曾說:「收藏本身就是財富積累的過程。」對於真正的古物收藏者而言,將目光專注於收藏本身所帶來的樂趣,其價值往往遠高於只將眼光專注於投資本身所帶來的預期回報吧! *文中的漢代文物圖,由漫遊者出版社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