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6.11.20

每一個心痛的大人背後,都站著一個心碎的原生家庭

文/我的貓(寶瓶文化主編)
第一次接觸陳鴻彬心理師的文字,不諱言,我就被深深打動。

那是一種你覺得自己的心,無論受過什麼樣的傷,都被溫柔看待著、照護著,充滿安心與暖意的感受。雖然他明明寫的是他人的諮商故事,?述的是他與個案間的互動。 為什麼陳心理師的文字有如此大的力量?充滿著同理、理解與包容,讓人願意卸下身上重重鋼鐵般的硬殼,讓人不再抵抗、不再防衛。慢慢的,在他的字裡行間,我讀出他所承受的重擔,他所經歷過的傷,以及他所背負的期待。

他曾經經歷照顧他長大的大姊在孕程中驟逝,而一雙妹妹,一個幼時發展遲緩,一個罹患小兒麻痺。從小乖巧聽話的他,卻總在不讓父母失望及做自己之間糾葛不已。 而在大姊過世後,細膩敏感的他,卻有長達6年的時間,始終未掉過一滴眼淚,對於失去如同母親般的大姊的哀痛,一直到12年後,他才終於有勇氣去觸碰那心裡最深、最無法計量,卻無一刻不煎熬的傷痛內心。

因為曾走過這樣椎心的痛,所以他特別能體會諮商者的心情,是那樣的徬徨,是那樣覺得天底下都沒有人可以傾聽、協助的無助,也是因為這一份獨特且難得的「同理」,讓他在這本新書裡的29篇故事,都幾乎讓人忍不住鼻酸。

一個從小讀資優班,被所有人都認為是「準醫科生」的孩子,卻在學科能力測驗後隔天,在住處燒炭輕生,學生證下壓著遺書,上頭只有簡單幾個字:『親愛的爸媽,這輩子我很努力地當你們的乖兒子,下輩子可不可以讓我做回我自己?』

一個細數自己手腕上刀痕的女孩,但更令人驚訝的是當她母親看見她割腕,並不是衝上前去阻止,反而搶走她手上的刀片,往自己的手腕上劃得更用力。後來,母親墜海身亡。

這樣的傷痛,巨大到可以淹滅一個人。讓一個人的人生,永遠被監禁在自責、愧疚的暗黑牢寵裡。而所有當孩子的人,無法選擇,也無從選擇,在年紀更小的時候,更是只能默默承受,或告訴自己,一定是自己不夠乖,做錯了什麼事,爸爸媽媽才會如此對待。

每一個令人心痛的大人背後,都有一個心酸、心碎的原生家庭。陳心理師想告訴所有讀者,那一個心酸、心碎的原生家庭,我們無從改變,但我們可以重新「當自己的父母」,去愛回我們心裡受了傷的那一個孤單小小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