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出版前哨
2016.11.25
姿勢改變心理,弄假也能成真
文/編輯部整理

僅次《讓天賦自由》羅賓森教授,超越《脆弱的力量》布芮尼‧布朗
深入了解肢體的力量,只要簡單調整,就可以帶來極大的改變──
自信心、抗壓性激增、更有膽識、競爭力!
我第一次知道Amy Cuddy,是在2012的Ted,當我看到她在台上優雅且專業的說出「Your body language shapes who you are 」(姿勢決定你是誰),同樣也在研究肢體語言的我,那時只覺得「這位哈佛的教授蠻厲害」,應該是傳統的「人生勝利組」吧!
等到開始了解Amy我才發現不是我想像的那樣。
想想看,如果你在沒有綁安全帶的後座,汽車忽然失控,整個人被摔出車外,頭部遭受嚴重創傷,大腦功能也嚴重受損。
即使半年後出院,你當初最好的朋友說你跟以前就是不一樣.......你.......有把握回到從前嗎?
或許是這樣的因緣際會, Amy不但毫不放棄,設法克服,甚至開始做不一樣的事。
她問喬.納瓦羅( FBI美國聯邦調查局情報員,《FBI 教你讀心術》作者):「人可以用裝出主導性的肢體語言,來讓自己更強大,有人做過類似的研究嗎?」
喬.納瓦羅:「還沒有,不如你來做吧」
所以,我們才有機會看到後來的這本書。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單純增加自信的書」,看完之後才發現更是「了解自己」並「自我修煉」的書。
作者艾美.柯蒂自序:
我受的傷,引領我去研究「展現最佳狀態」的科學,不過我的TED演講卻讓我體會到,那是多麼普世的渴求。因為大多數人每天都在面對挑戰。在世界各個角落,過著各種不同生活的人,都在努力鼓起勇氣在課堂上發言、面試工作、為爭取一個角色試鏡、與日常的艱困奮戰、為自己相信的真理挺身而出、或者只想心安理得做自己。不論是無家可歸的人,或者在傳統標準裡極其成功之士都如此。財星五百大企業高階主管、打贏官司的律師、才華洋溢的藝術家或表演工作者、霸凌、歧視及性騷擾受害人、政治難民、與心理疾病奮戰的人或遭受重大創傷的人,全都是一樣的;所有人都面對這種挑戰。還有所有努力從旁協助的人也需面臨挑戰,不管是父母、配偶、孩子、諮商師、醫生、同事、以及他們的朋友。
這些人(絕大多數都不是科學家)迫使我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研究:他們把我帶離科學,同時又帶進科學中。聆聽他們的故事,我感到自己有責任去思索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實際上能怎麼在真實世界裡運作。我開始專注去做能正面影響人生的研究。不過我也開始遭遇一些,如果留在實驗室或沉浸在學術中,不會碰到的問題。
數千人寫信給我,告訴我他們遇見的各種不同的困難——樣貌繁多到令人難以置信,很多內容是我從沒想過我的研究會適用之處。電子郵件的主旨通常都是這樣開頭:「妳的演講幫助了??」後面接的是:阿茲海默病患的家屬、消防員、一個同樣是腦部創傷的人、我拿下這輩子最大的案子、購屋的斡旋、大學入學面談、身心障礙人士、喪失榮譽感的二戰老兵、從創傷中回復、角逐世界帆船錦標賽冠軍、被霸凌的孩童、從事服務業的自信心、害怕數學的五年級學生、我自閉症的兒子、參加嚴峻試演的專業歌劇演唱家、對老闆提出新的方案、找到發言的勇氣;而這些還只是所有來信的一小部分而已。
從TED演說而來的所有回響都是禮物,幫助我更了解這個研究為何及如何共鳴。簡單來說,這些故事讓我明白要怎麼寫這本書,而且也激勵我這麼做。它們來自世界各地,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而我會在本書分享其中許多故事。或許在這些故事當中,你會找到許多屬於你的共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