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6.12.04
從最簡單的故事,體會愛的可能
文/編輯部

第一個故事《2019140810767》非常特別,雖然主角是企鵝卻是真實的故事,紐約中央公園的動物園裡,住著許多動物家庭。其中,企鵝園裡的羅伊跟史力歐與其他的企鵝伴侶有一點不同,就是牠們兩隻都是雄性企鵝,但是,牠們也如其他企鵝一般,渴望互相為伴、渴望擁有自己的家庭、渴望孵養自己的寶寶。最後,在保育員古先生的協助下,牠們有機會迎接「自己」的企鵝寶寶……繪本藉由兩隻雄性動物共同照顧幼雛,超越了性別與血緣的限制,解釋同性伴侶也是人類自然關係的一種。
第二個故事《2015440461562》是國內第一本本土同志家庭創作的繪本,故事裡的阿肯是一個雜貨舖的送貨男孩,每天在小鎮穿梭因此注意到一棟神秘的房子,雖然大人警告他不要靠近,但阿肯卻在一次送貨中終於知道這個房子的秘密,裡面總共住了九個男人,王爺爺晚年出櫃卻被家人拒於門外,這些人彼此沒有血緣關係,卻互相照顧互相扶持宛如一個大家庭,這本繪本讓人看見從不接受「不尋常」的存在到轉變為喜歡上這一個歡樂的家庭。
在書本的世界裡想像從來不受限!不同物種的愛戀也能激發出令人意外的火花,最近出版漫畫裡面有一本很夯的《大白熊熱戀中(1)》,講述一隻大白熊愛上海豹的故事,雖然惡搞成分居多,但是各種溫馨又令人小鹿亂撞的情景,卻成為這個寒冷冬天的溫暖故事。另一本童書《蝌蚪的諾言》,在柳樹接近水的地方,蝌蚪遇見了毛毛蟲。兩雙小眼睛互相凝視……於是他們戀愛了!但是我們都知道,蝌蚪會改變,毛毛蟲也是。故事的最後牠們會忘記彼此嗎?
在實際的社會視野上,安德魯‧所羅門在《背離親緣(兩冊套書):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這本書中,以自己身為同性戀的身份出發,去探訪了三百個親子分處不同身分的家庭,異性戀父母面對同性戀孩子的不知所措、慈愛的教家庭卻養育出連續殺人犯等等……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這些飽嘗差異之苦的家庭,也正砥礪著世界粗糙的善意。在地球磨平之前,愛將在重重威脅中繼續壯大。
在這個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很難接受與自己不相同的人,尤其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也就令人感覺特別陌生與反抗,但是在這樣的差異中,如果說有什麼辦法可以消弭彼此的偏見與歧視,讓人重新願意願意包容與體諒,除了公民社會的理性辯論以外,那必定就是你的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