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7.01.22
說金宇澄是近年華文文壇最大的驚奇之一,一點都不為過。
文/東美編輯部 靜靜
2011年,金宇澄以筆名「獨上閣樓」在網路論壇發表上海故事,初時每篇只幾百字,但因生動深刻意趣洋溢,廣受歡迎,逐漸發展出長篇小說的規模。2012年,小說《繁花》在《收穫》雜誌刊載,一時洛陽紙貴,雜誌再版。2013年正式發行之後,不僅高踞暢銷排行榜,同時席捲華文文學各大獎項,包括四年一度的最高榮譽「茅盾文學獎」,掀起的閱讀與討論熱潮迄今未歇。
最令人驚奇的是,金宇澄雖在一九八○年代就以短篇小說《風中鳥》在文學獎嶄露頭角,但轉任《上海文學》雜誌編輯之後,即淡出文壇。而今累積三十年的創作能量一夕併發,彷彿繁花盛放,金宇澄以橫空出世的姿態重返文壇,成為文化圈津津樂道的傳奇。
金宇澄的文字獨具意趣,風格凝練,敘事抒情都深刻感人。他尤其擅長以外在景物的描繪烘托內心情感的波濤起伏,看似淡然,卻有著濃烈的意象,讀著他的文字,光影、聲音,甚至氣味都撲面而來,宛如欣賞一部精彩電影那般引人入勝。他的小說如此,散文更是如此。
《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是金宇澄的第一本繁體散文集,寫作時間橫跨數十年,從青春的悵惘,時代的流離,到當下城市生活的人心孤寂,都歷歷可見。這雖然是一部散文集,但卻有著豐富的故事性。他筆下描寫的場景或許遙遠,但在他刻畫生動的文字底下,陌生卻帶來了閱讀的新鮮感。尤其是他擅長細節描繪,內斂深沉卻暗藏筆鋒,直觸慾望、精神與人性,感動人心的力量完全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阻隔。
最特別的是金宇澄親手筆繪的插圖。他以圖畫與文字相互襯托對照,創造更為獨特的閱讀經驗。《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集》收錄金宇澄手繪彩圖8幅,黑白插畫21幅,為完整呈現金宇澄的風格與意象,特別邀請金鼎獎與金蝶獎美術大獎得主楊雅棠精心設計裝幀,在版面編排、印刷用紙、封面設計、書衣彩製上都格外用心,讓這一本散文集不僅僅是一本文字書,更是值得細品收藏的圖文書。
期待台灣的讀者能和我們一起認識這位值得閱讀的好作家。
最令人驚奇的是,金宇澄雖在一九八○年代就以短篇小說《風中鳥》在文學獎嶄露頭角,但轉任《上海文學》雜誌編輯之後,即淡出文壇。而今累積三十年的創作能量一夕併發,彷彿繁花盛放,金宇澄以橫空出世的姿態重返文壇,成為文化圈津津樂道的傳奇。
金宇澄的文字獨具意趣,風格凝練,敘事抒情都深刻感人。他尤其擅長以外在景物的描繪烘托內心情感的波濤起伏,看似淡然,卻有著濃烈的意象,讀著他的文字,光影、聲音,甚至氣味都撲面而來,宛如欣賞一部精彩電影那般引人入勝。他的小說如此,散文更是如此。
《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是金宇澄的第一本繁體散文集,寫作時間橫跨數十年,從青春的悵惘,時代的流離,到當下城市生活的人心孤寂,都歷歷可見。這雖然是一部散文集,但卻有著豐富的故事性。他筆下描寫的場景或許遙遠,但在他刻畫生動的文字底下,陌生卻帶來了閱讀的新鮮感。尤其是他擅長細節描繪,內斂深沉卻暗藏筆鋒,直觸慾望、精神與人性,感動人心的力量完全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阻隔。
最特別的是金宇澄親手筆繪的插圖。他以圖畫與文字相互襯托對照,創造更為獨特的閱讀經驗。《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集》收錄金宇澄手繪彩圖8幅,黑白插畫21幅,為完整呈現金宇澄的風格與意象,特別邀請金鼎獎與金蝶獎美術大獎得主楊雅棠精心設計裝幀,在版面編排、印刷用紙、封面設計、書衣彩製上都格外用心,讓這一本散文集不僅僅是一本文字書,更是值得細品收藏的圖文書。
期待台灣的讀者能和我們一起認識這位值得閱讀的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