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7.03.05
我終於看懂了孩子的「鬼畫符」
文/小毛兒(聯經出版主編)
我有兩個學齡前的孩子,常常小孩放學後,會從書包裡摸出畫得亂七八糟五顏六色的「鬼畫符」,說是今天上課的作品。每次我都會很敷衍地稱讚:「哇!好棒喔!好漂亮的藍色……呃……狗狗?啊,是飛機?」然後隨手收到抽屜裡。
雖然看過很多教養理論,知道畫圖對幼童來說很重要,但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也提不起太大興趣,就這樣每天發懶下去……。
直到,遇見了荷內‧巴爾第的《看懂孩子的畫中有話》。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兒童繪畫各年齡的不同階段,各種特徵,風格與喜好。我邊讀邊點頭,心裡OS:「對耶,小孩真的是這樣畫的,先是亂戳,然後亂揮,接著是繞圈圈。」「沒錯!小孩真的很喜歡畫放射狀的東西,像頭髮啦、太陽。」
書內用豐富的圖例來做說明,甚至還隨著某個案例孩童的成長,追蹤他/她的畫風轉變,可以說是相當紮實、可信度極高的研究。
除了縱向地觀隨著年齡成長的繪畫能力,作者還橫向地比較不同年代、性別、文化的孩童畫:
我們看到一個世紀前的兒童小人畫,表情比較少,穿著打扮符合當時流行,但除此之外,小人兒的樣貌其實大同小異。
我們也看到男孩女孩畫的小人、房子,在主題和用色上會有差異,這是受到社會上各種性別刻版印象的影響。
另外,法國小孩和坦尚尼亞小孩畫的教室,也反映出兩個文化不同的教學方法。
有幸編輯這本書讓我非常興奮,我想起之前曾帶孩子去參觀過「台北蘇荷美術館」,小孩在裡面玩了老半天玩到不肯回家(只好硬拖走……)。因此很衝動地寫信去詢問蘇荷美術館的館長林千鈴女士,想請她看看這本書稿,聽聽她的意見。而林女士也慨然答應為此書寫一篇推薦序,這更讓我感動莫名。
對於沒有孩子的讀者,《看懂孩子的畫中有話》是一本內容豐富、簡單易讀的書,可以讓對繪畫有興趣的讀者了解人類繪畫的「天性」與「本能」從何而來,又如何發展。對於有孩子的父母讀者,你會很感謝及時讀到這本書,因為從讀完書的那天起,你會珍惜孩子的每一幅畫,你會在每一幅畫中,看到自己孩子最純真也最不受污染的樣貌。
雖然看過很多教養理論,知道畫圖對幼童來說很重要,但實在看不出個所以然,也提不起太大興趣,就這樣每天發懶下去……。
直到,遇見了荷內‧巴爾第的《看懂孩子的畫中有話》。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兒童繪畫各年齡的不同階段,各種特徵,風格與喜好。我邊讀邊點頭,心裡OS:「對耶,小孩真的是這樣畫的,先是亂戳,然後亂揮,接著是繞圈圈。」「沒錯!小孩真的很喜歡畫放射狀的東西,像頭髮啦、太陽。」
書內用豐富的圖例來做說明,甚至還隨著某個案例孩童的成長,追蹤他/她的畫風轉變,可以說是相當紮實、可信度極高的研究。
除了縱向地觀隨著年齡成長的繪畫能力,作者還橫向地比較不同年代、性別、文化的孩童畫:
我們看到一個世紀前的兒童小人畫,表情比較少,穿著打扮符合當時流行,但除此之外,小人兒的樣貌其實大同小異。
我們也看到男孩女孩畫的小人、房子,在主題和用色上會有差異,這是受到社會上各種性別刻版印象的影響。
另外,法國小孩和坦尚尼亞小孩畫的教室,也反映出兩個文化不同的教學方法。
有幸編輯這本書讓我非常興奮,我想起之前曾帶孩子去參觀過「台北蘇荷美術館」,小孩在裡面玩了老半天玩到不肯回家(只好硬拖走……)。因此很衝動地寫信去詢問蘇荷美術館的館長林千鈴女士,想請她看看這本書稿,聽聽她的意見。而林女士也慨然答應為此書寫一篇推薦序,這更讓我感動莫名。
對於沒有孩子的讀者,《看懂孩子的畫中有話》是一本內容豐富、簡單易讀的書,可以讓對繪畫有興趣的讀者了解人類繪畫的「天性」與「本能」從何而來,又如何發展。對於有孩子的父母讀者,你會很感謝及時讀到這本書,因為從讀完書的那天起,你會珍惜孩子的每一幅畫,你會在每一幅畫中,看到自己孩子最純真也最不受污染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