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7.05.15

朱國珍在半個女兒與半個媽媽的兩種身分間,保持幽默面對人生。

文/莫琳
每次遇到國珍老師的場合,多半是在新書發表會,因為她是HOLD住全場流程進度(兼插科打諢)的高手(這是真的,曾經有次記者會因某些因素導致混亂到不行,國珍老師使出渾身解數地按耐住所有來賓)。而每次記者會前的行前彩排,也總是讓我們看到她的敬業。

這麼認真又美麗的女人,其實有著一顆開朗寬闊(又搞笑)的心。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次跟她在彩排後,隨口聊到隔天記者會服裝要找哪種樣式好。她睜著大眼睛,且非常誠懇地告訴我們為了配合明天詩境般的場所,她決定穿上一件長輩贈送、有亮片的上衣。(這應該就是書中她兒子提到的那件是像去「夜總會」而不像「記者會」的衣服吧!)隔天我們懷著一顆「不安」的心等待她的到來時,結果是一件非常適合記者會的「正式」上衣。會後問了一下,不是說要很花俏嗎?她又認真地說不能嚇到老人家。

也許是因為跟她的熟悉度,接下這份稿子時,有點難以將抒情、溫柔這一面與她畫上等號。待閱讀過文章後,篇篇除了都是當媽的心聲外,好幾篇讓我在辦公室忍不住和同事一一分享(或是笑出聲來)。諸如,如何面對養的小魚死亡時(原以為埋葬於會有水晶棺之類的小盒,最後保屍體的新鮮度於是以密封袋冰凍);看待老家凋零時,以詼諧幽默方式告訴兒子「好歹房子也住過兩次,以花費一百五十萬計算,平均一晚住宿七十五萬,誰這麼幸運有機會住到這樣的房子?」又如兒子發明的「快炒布丁」這道料理,讓我和同事兩人深深覺得千萬別用餐時想到這一段(因為連作者都說那料理像是嬰兒時期的大便)。總之,每每捧讀書稿時,總讓我有一種她就在我面前的既視感與爆笑感,同事則是在成書之後閱讀時說:我現在感覺她就在身旁跟我說話!

但若要是說《半個媽媽半個女兒》通篇都是讓人捧腹大笑的文章,也說不過去。裡頭還是有其非常感性與知性的一面。諸如得獎作品〈半個媽媽,半個女兒〉這一篇描述她與母親關係,以及渴求母親關照、而父親差點以為失去她們姊妹的心情。〈月光遍照〉、〈家鄉菜〉等則是描述父親如何撫養兩姊妹長大、自己又如何在異地工作的艱辛過程。

與她來回討論書稿的同時,身為也是一個孩子的媽的我,當然也討教了一下育兒方式。(畢竟小孩常讓家長抓狂,非常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再來加以調整)她說從小建立「閱讀」習慣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由其是三C當道的現在,越早接觸紙本閱讀比接觸三C好。這一點,在她兒子安安的成長過程中便可得知。(見書中安安談到閱讀《2018740638474》的篇章)

當然,看過她描述自身父母,再來對照她與兒子的互動,在在發現她對「愛」的用心、以及試圖傳遞出「愛」的訊息。我私以為,「女兒」是曾是孩子的她,在知曉得年歲前渴求愛的身分。在不得不成為大人,照護現在憂心未來,而寫下「媽媽」諸多面向。「半個」則是這兩種身分之間的轉圜過程,可能是生活、可能是工作、可能是各種心情感觸。她說寫散文是一種掏心掏肺的文類,但她告訴自己:你可以的。同樣的,不論是哪一種角色,對她而言,她都可以的。所以,我懷著一顆憧憬心,期待日後能看到她另一種無厘頭(或是獨特的)書寫。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