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出版前哨
2017.06.05
                            能拯救地球的,是魔法還是科學?
文/臉譜文化編輯部
                        
                            安德斯在《群鳥飛舞的世界末日》中刻意以經典類型小說中常見的奇幻/科幻術語及元素建立起互相矛盾的兩邊陣營:科學與魔法。科學家認為人類是地球的寶貴結晶,若當真面臨生死關頭,首要任務是讓人類移居到外星,延續這個種族;巫師敬畏自然,強調渺小的人類必須與地球萬物共存亡,恪遵謙卑的教條,最忌諱的便是自以為是。本書的男女主角:羅侖斯和派翠西亞,分別是這兩個陣營的關鍵人物,一人從小就自行組裝出「兩秒時光機」,另一人則偶然在森林裡救了隻落難的小鳥後,發現自己能與動物對話。他們都被視為怪胎,因同樣孤獨而成為好友,他們相識相戀的過程中不乏背叛和衝突,但也有和解與醒悟。安德斯以誇飾手法建立起魔法與科學的對立,將隨著逐漸步入高潮的劇情被質疑、挑戰、瓦解,正如所有的二元對立,全是虛假的。
我們從沒像現在這麼接近末日,也從沒像現在這麼靠近未來。人類害怕科技反噬,卻又驚歎科技的進步,暗暗相信我們總會發明出解決之法、脫身之道;人類敬畏自然,卻又摧殘自然,還忘了「自然」其實也是人類的創造物,用以代稱所有非人類所創之物,而學會如何不用人類的視角看事物,是我們永恆的課題。面對明日,我們既樂觀又悲觀。我們是巫師,也是生化人,擁有的力量既渺小又偉大。《群鳥飛舞的世界末日》是安德斯寫給人類最溫柔的譴責,也是充滿批判的安慰。訴說著:我們害怕的末日將至,而我們所想望的未來亦不遠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