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7.06.12
幾乎所有現代人的問題,都需要回頭往農村裡尋找。
文/周進寶

────這些人離我們很近,但我們可能一無所知
一開始,是友人小旻注意到這本書。小旻是我編輯生涯中十分敬佩的「真文青人士」。她說老六大力策畫,台灣人沒看到太可惜。我問老六是誰?她白眼說妳這都不知道(我就是偽文青咩),老六是中國文化圈的傳奇推手,台灣文化圈大部分人都聽過。總之在這前提下,加上綠妖這太荒唐的筆名,對這書開始起了好奇。
綠妖是何人?網路作家出身的她,著作幾乎本本賣,有的還改編電影。但別因此認為她是個看風向討好讀者的暢銷作家。她曾深入故宮寫下那些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復師的故事,也曾走入西藏採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村落與傳承者,以台灣農業為題的深度考察《2014310014006》更榮獲騰訊華文好書評委特別獎。她是一個扎扎實實的報導文學作家。
為了向台灣農業取經,綠妖在老六的「包養」下,跨海來台長住採訪,踏實感受台灣的四季風土。然而沒帶名片(或說是取錯筆名?),是她台灣行遇上的第一個困擾。「綠妖?」一路上,面對農民眼中傳來的濃濃疑惑,她只能掛著苦笑繼續採訪。就這樣,從農民、民間團體甚至政府,綠妖抱著寫入土壤的決心,採訪了六十餘人,踱步在人與土地之間,柔軟而犀利地細細爬梳台灣農業的歷史。
「我對綠妖毫無所悉,但她的書,寫的卻是我的日常、我所屬的這座島嶼。」推薦序作者李慧宜說自己感傷地寫下這段話。慧宜當了十六年的公視記者,現在返鄉務農、帶女兒,一枝筆,還是很利。「農村是都市的前世。全世界的農村都面臨著相同的挑戰:人際疏離、食安議題、生態保育、文化再造……幾乎所有現代人的問題,都需要回頭往農民、農業、農村裡尋找。」她說自己這段話講了十年,沒想到在這本書,才終於被人看見。
(題外話:向慧宜邀序後,才發現原來她就是同事們熱愛的「樂樂番茄」農家。我說太巧了,玉女和澄蜜香都超好吃!她驚訝回我什麼?還以為是因為這樣才被邀稿。也是一個美麗的相遇。)
始料未及的是,出書之際適逢兩岸關係緊張(試想當初本書在中國出版,綠妖大概就已被「留校察看」,何況是現在),於是送審過程和中國編輯王二小姐額外又緊張忐忑地忙上了好幾翻,終於順利讓本書在台出版上市。
綠妖說:「很榮幸看到台灣最美的表情,聽過它動聽的音樂。」希望你也能來看看她筆下這些人的生活方式,這些人離我們很近,但我們可能一無所知──那些跟著大自然的生產節奏,和時代巨輪搏鬥的每一道靈魂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