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7.06.26

加州陽光下的古典風雅─專訪飲食散文家周芬娜

文/帖千函
吃自己種的菜不稀奇,如果是吃自己種的花呢?旅居美國多年的美食作家周芬娜就在加州的自家後院,悄悄進行了長達一千天的四季花食實驗,自栽自採,自炊自食,將浪漫的念頭與味覺的理智揉合成獨特的花果料理──春日享用桃花豆苗蛋餅補氣色,夏天燉煮萱草排骨湯忘憂健腦,秋季試做蕉藕雞肉糯米飯,冬夜冰糖?桲正暖心……。落實好花不落地原則,她逐一採擷成風雅美食,也化作三十篇暖香誘人的花食記事,回台灣出版最新散文集《餐桌上的芍藥花》。

「我老家在屏東,四合院建築包含一座大花園,種滿花草。有一年家裡的曇花盛開,數量達上百朵之多,雖然很壯觀,但曇花一天就謝了,我捨不得,索性撿幾朵煮茶喝。」周芬娜笑說,這是國中時的往事了,當時家人都覺得她「黑白來」,「拿花來煮不怕拉肚子嗎」,所以那壺曇花茶只能自個兒獨飲,「大概是加了太多糖,味道跟冬瓜茶很像,滿好喝的。」沒想到當天下午,隔壁中藥行的太太登門拜訪,希望收購滿園的曇花,這才知道原來曇花可以入藥,還具有清熱止咳的功效。「識貨喔。」她記得阿嬤讚許的微笑,也記得「花是可以吃的」。

愛吃花的同好倒也不少,據傳慈禧太后嗜吃鮮花菜餚,周芬娜就照著清宮秘史製作「酥炸芍藥花」,甜鹹俱佳;明人筆記提及董小宛的秋海棠露芳醇無雙,光看書不能止渴,她馬上到院子摘秋海棠熬花露。《救荒本草》將「藤花菜」(紫藤花)視為乾旱時的救命恩物,她也採下一大盤做成紫藤松子可麗餅,不需救荒,但足以解饞。雲南的白族人視杜鵑花為待客佳品,她將白杜鵑去蕊、浸泡,去除毒素之後,也做了一盤「杜鵑花韭菜炒蛋」。「做菜前還是得先做功課,不是所有的花都能吃,像是聖誕紅、海芋、孤挺花、含羞草都有毒,不可食用。」她建議可從台灣常見的花材入手,如木槿花、玉蘭花、茉莉、含笑等,最好自己種,等待花開也是一種風雅,賞味兼備。

「哪一種花最好吃啊?」
「夜來香啊!」她的回答毫不猶豫,可見多麼喜歡。
「嫩幼鮮香,滋味無窮,你吃吃看就知道了嘛。」(說到這裡,的確是很想要來碗「夜來香汆雞片」佐「秋海棠果凍」啊。)

想吃嗎?還需要一點耐心與運氣。「我原本以為一年就能完成,結果花上三年的時間,前兩年加州乾旱無雨,在限水政策下,含笑和玉蘭花都枯死了,今年又遇上暴雨,院落積水無法整理,草莓也種不活。」期間還得提防野鹿跳進院子大啖玫瑰,松鼠溜進來偷吃水蜜桃,最近出現了更難纏的對手蝸牛,成群結隊的採花賊豪爽地啃食花圃裡的仙人掌、美人蕉和檸檬葉,簡直防不勝防。多數花果一年只有一次採摘機會,錯過花期就只能待來年,平時更需殷勤照顧梳理,與各種「天敵」抗爭,雖然辛苦卻讓生活充滿樂趣,畢竟後院有「佳麗」三千,明天是誰探出頭來呢?炎夏將至,想必正盼望著清涼南風捎來的夜來香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