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企劃
2017.07.03
熱血公民教師--黃益中
文/

《2015380104451》王浩一。
台南一哥算是我的旅讀啟蒙老師,透過他文字的書寫,我不只心動,還跟著他的腳步走出去。
《2018551726872 》陳?青。
不走苦情,改用笑作為武器,?青自我揭露,伴隨著旅行的故事,讓文學走進讀者的心房。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A Queer Invention in Taiwan: A History of Tongzhi Literature)》紀大偉。
雖然是厚厚的學術論著,但透過紀老師的筆觸,帶我認識一本又一本台灣的同志文學,開拓了我的文學視野。
《2015232828702》蘇仰志。
叛逆其實是思考的起點、哲學的開端,教育本來就應該走向多元,讓我們來看看所謂不乖的學生,創造出哪些可能性。
不管是學生時代,或是出社會當了老師,講到暑假,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好爽,喔不,是好長的一段時間要怎樣度過?
我學生時代的暑假,大多數時間就是找打工,我很喜歡在餐廳打工,印象中我做過美式餐廳、做過複合式餐飲,雖然工資很少,但我很投入學習,這過程中我學到如何煮虹吸式咖啡、學會調酒,甚至還學會焗烤飯與基本的義大利麵,當然學最多的就是如何洗好盤子與杯子(淚)。對一個文科的大學生而言,透過打工學到這些知識,真是我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
工作之餘,當然就是讀書與旅行。暑假我最喜歡賴在書店了,有書可以看,有免費冷氣可以吹,簡直是夏日最實惠的享受。當然我也會買幾本喜歡的書回家慢慢看,我喜歡的類型各式各樣,從人文歷史、金融投資、旅遊攝影,就連塔羅牌、星座命理我也多有涉獵。坦白講我在這裡獲得的知識,遠較大學研究所來得豐富。
至於旅行,那更是暑假重頭戲。學生時代收入比較少,我盡量安排國內行程,我是古蹟控,我會先買書做好功課,然後按圖索驥一個點一個點的跑,當然該吃的小吃也是必排隊不可。出社會後就安排國外旅遊,我特別喜歡東北亞東南亞,我觀察風土民情,比較各國文化的優缺點,然後思考台灣未來的方向。
二十世紀最受人景仰的革命家切.格瓦拉,出生於阿根廷一個家境優渥的家庭。一九五一年,二十三歲的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系畢業前夕,與好友阿貝托一同騎著摩托車,進行一趟環繞南美洲、全程一萬兩千公里的旅行。
從阿根廷到智利,他親眼目睹礦場勞工的生活現況。在祕魯,他探訪了馬丘比丘遺跡,深切理解當地的殖民歷史,並在痲瘋病療養院工作。他們還乘著竹筏,自亞馬遜河順流而下,經過哥倫比亞,一路來到委內瑞拉。與朋友分開後,格瓦拉又一路北上到美國邁阿密後才踏上歸途。
這趟歷時八個月的旅程,讓格瓦拉深深了解南美洲當時貧困的處境,他以札記方式寫下自己的觀察與感想,日後成了《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格瓦拉是這麼說的: 「當我東奔西走,在南美大陸四處旅行時,在連我自己都沒注意到的過程中,我已經改變了。」
希望年輕的你能多多冒險,去發掘、去體會,保持對社會的關懷、對弱勢的關心,重燃對美好世界的想望。總有一天,當你回首過往,這些點點滴滴都將成為人生最深刻的記憶。
黃益中老師作品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