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7.09.04
以堅持與靈光,演繹人與物的二重奏──首席文具顧問土橋正
文/行人編輯李佩璇

身為長年來備受信賴的文具顧問,土橋正始終以審慎態度與精準眼光,提醒我們去尋見文具的本質,去探求文具和人們思考活動的深刻連結。為此,他一方面回頭尋訪起文具誕生與得以長存的關鍵,在《文具的品格》中細鑿「職人造物」的堅持;一方面也捕捉文具為人活用時閃耀的光芒,在《文具上手》中傳遞「達人役物」的靈動。
有意思的是,面對繁花盛放的文具市場,擁有火眼金睛的土橋正,也在「pen-info」上提到,如今他自己挑選文具的基準已略作調整如下:
‧具有機能性的設計
‧可持續使用的耐久性
‧合理的價格
‧使用時感覺不到其存在
對此,他特意寫了一篇文章解釋:相較於他以往的選擇基準,差異最大的就是從使用時「感到幸福」變成「感覺不到其存在」。舉例來說,若是在使用的當下還分神意識到這枝筆的好,反倒會妨礙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就這點而言,對照土橋正在兩本書中提到的「無意識間長期使用」、「理所當然」的好,這似乎正是所有爐火純青的高手最終都將迎向的境界:從繁華中,領會樸素的真淳。
而這位文具專家的工作樣貌,我則有幸透過數月間的信件往返一窺而知。土橋先生的來信中,每句話依文法清楚斷行,有效避免誤解;討論事項逐一列點回覆,清楚切換思緒;最令我自嘆弗如的,是他回信之快速,以及,來信時間常是早上六、七點。明快、簡潔、勤懇、有效率,這便是土橋先生的行事風格──用日文來說,或許稱為「流儀」亦相符。
「流儀」一詞,是指某種技藝或專業領域中,自成一派的作風、手法、信念或行為準則;饒有興味的是,《文具的品格》日文原書名即為「文具?流儀」,大抵用來形容各文具廠商源遠流長、根深柢固的堅持與信念。再回頭來看,土橋先生專業的文具術,以及其恆久不懈的堅持與追尋,儼然已積累為深厚的品格,而自成「流儀」;或許也唯有如此,他對文具的「上手」程度,才更近乎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