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7.10.30
梅莉史翠普:最佳女演員之前
文/二魚文化編輯

喜歡梅莉的戲迷雖然遍布各年齡層,但關於她的人生故事卻鮮少有人提及。身為梅莉資深影迷的影視編輯麥可.舒曼於是轉而關注她的出發點:她是如何成為一位演員,以及如何成名,並費時約一年半訪談近百位受訪者,寫成《梅莉.史翠普:永遠的最佳女主角》。
如同作者所說:「這是個關於一位年輕女子如何以不可思議的才華發現自己在世界的歸屬之處的故事。她從一個有天賦卻還彷徨的青少年,在歷史生涯的交叉點做出選擇,成為一個成熟的大藝術家。」
在這本書可以看到不為人知的梅莉人生奮鬥史:她在中學時期是如何夢想變身雜誌上的完美女孩,運用偽裝的天份去成為校園裡的萬人迷;大學接觸劇場後,初次認識自身的情緒與慾望,決定全心投入表演、到耶魯戲劇學院繼續深造,接受被戲稱為「耶魯創傷學院」的嚴厲指導。畢業後,她背著一身學貸到百老匯闖蕩,第一年就獲得東尼獎提名,並與《教父》演員約翰?卡佐爾陷入熱戀,在這段短暫而悲劇的情感殞落後,遇見攜手一生的伴侶:雕刻家唐.剛墨。
在演員生涯開端,梅莉就表明一點都不想當那種純潔天真的玉女型金髮美女。她想成為任何人、任何事物,從事電影事業一開始也並非她志向所在,劇場才是她心之所繫。比起成為一個明星,梅莉更期許自己成為一名人生的演員,她在每一次認真投入演出中,找尋飾演角色的內在真實,於是每一回表演都讓她得到領悟與蛻變,梅莉史翠普漸漸如變色龍般,擁有隨意轉換身份的能力,愈臻完熟駕馭各類角色。
梅莉曾在以《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首度拿下奧斯卡小金人時說:「我認為女性主義的基礎,就是要同時將男性和女性都從原先設定的性別角色中解放出來。」對她來說,現實生活裡有各種刻板印象的限制,但透過深層的戲劇表演,她告訴世人:「你被限制,但這個限制也讓你獲得自由。」
不被定型,就能更靠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