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焦點閱讀

2017.11.13

喧嘩在你我生活裡的靜寂,我們都曾經是做工的人

文/s編輯部
《做工的人》在2017書市異軍突起,在各方面造成迴響與討論,我想有一部分是因為現代人的共同記憶,上一輩父母能夠讀書的機會很低,大多不是做工要不然就是自己做個小生意,書介開頭寫著「這社會要求他人有尊嚴活著的,幾乎都是收入穩定的人。」與其說這本書要觸發我們氾濫的同情心,不如說台灣大多人都是勞動者的孩子,從小看著父母在太陽底下汗流浹背辛勤地工作著,那是勞動與台灣歷史的深刻鏈結,在勞動記憶逐漸被時代沖開的現代,這本書所引起的討論在在提醒我們勞動對這個社會的意義。

人的生死起伏終會淹沒在時代中,我們唯有活得比我們的時代更長。

慈悲》以化工廠為背景,透過工人水生的故事,從國營工廠時代,歷經社會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以一己之善守護家人與車間工友的尊嚴及生活,帶著生存的硬氣,始終堅守自己的意志。以50年的小人物生命史,從文革到改革開放,見證了大時代的劇變。小說裡的人物都是渺小的中下階層,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為生存而奮鬥,為信念而勇敢,有人化為潑皮無賴,有人投機致富,有人成了隨波逐流的牆頭草,在流暢動人的情節中,道盡大時代裡小人物的悲涼。

這些「父親們」可以說是一群另類的「做工的人」,是徘徊在人生邊緣的失敗者。

備受矚目的作家李儀婷的《走電人》彷彿是個台灣現代寓言,全書收錄12篇短篇小說,小說皆以少年第一人稱敘述,彷如未知善惡的人生初期,鏡子般眼睛映照眼前的賤民生活;所挑選的都是台灣現代社會最角落處那些似乎根本不曾接收到文明清洗之人。從走電人到拾糞郎,從避債裝死者到借捕魚名義出海的走私販,李儀婷以誠摯卻含有淡淡悲傷的筆觸,書寫底層人民悲哀的生活面貌。看似輕鬆詼諧的語調,言語間卻是一句句無法向人訴說的血淚辛酸。

以人類學之眼、受苦共感之心,走進底層工人的生命世界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本書作者魏明毅與田野報導人同行到曾經興盛一時基隆港的碼頭岸上探訪,包括被國家拋棄的碼頭裝卸工人、入不敷出的貨櫃車司機、慘澹營生的攤車小販、飽經風霜的茶店阿姨仔,以及失語無能的失格父親。側耳傾聽他們的娓娓敘說,且聽出他們沒能說出口的喑啞之聲。然後,以筆一字一句刻劃這些暫時隱沒容貌、以化名現身的人物,記下他們在碼頭內外的日日夜夜。

「媽的,修高速公路就跟打仗似的,動不動就搞死人。」

當我們驅車快速駛過一條條高速公路時,無人知道它曾經發生的、它幕後掩藏的種種不為人知的故事。為了弄清楚中國的高速公路到底如何築成,作者潛伏在沈從文故鄉某條高速公路的建築工地達三年之久,他終於覓到了答案,但這答案荒誕而慘烈,讓他百感交集……《2019870113718》並非所有人都能分享中國的高速增長,中國的現代化榮光更多的是建築在這些底層人生之上的政績,當高速發展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幾乎沒有人能置身其外。

「和我們站在同一邊的,就只有我們自己。」

《2018610992569》發表於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代,是小林多喜二根據蟹工船「博愛輪」和「英航輪」虐待、剝削漁工的實際案件為藍本,親自走訪函館漁會、聽取船員們的體驗,經過長期調查所完成之著作。作品發表距今已超過八十年,仍引起廣大的迴響和共鳴。這群賤價「出賣」自己的季節性勞工,被剝奪一切身為人的權利,為了資本家的利益和帝國的國家政策,遭受言語難以形容的奴役。終於,未經組織的勞工們起而反抗……。

白皮膚讓他們彷彿高高在上,但他們是全美國最絕望的一群。

《2017850122217》透過一個小人物的個人角度,以感人、溫馨的故事闡述美國工人階級面臨的文化危機。儘管已經有大量的報導在警示過去四十年來這個階級經歷的困境,但從來沒有一個來自內部的人述說他們真實的故事。他透過他命運多舛的前半生述說底層美國與憤怒白人的絕望與無力,分析究竟是什麼因素讓他們無法改變命運、在美國社會安身立命。

延伸加碼文學閱讀:約翰‧史坦貝克

196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史坦貝克,是最具人道關懷精神的美國文學家。在一般人的認知中,他是地位崇高的文學殿堂大師,但實際上,他卻是最受美國民眾愛戴的國民小說家,甚至是美國出版史上無人可及的不朽暢銷作家。

史坦貝克之所以深受美國人民歡迎,主要是因為他筆下描寫的人物,正是最基層的社會大眾。他刻畫出他們面對困境時所展現出來的人性光輝,寫出了人性中最可貴的特質:善良,同情,以及為生存奮鬥的勇氣。

人鼠之間》:「人和老鼠的命運,時常被扭曲」

藍尼是一個身高兩公尺的巨人,力氣大得嚇人,可是心智卻像個孩子。喬治是他唯一的朋友。在那個經濟大蕭條的悲慘年代,喬治帶著他到處打零工糊口度日,藍尼單純善良,可是卻常常因為愚蠢而闖下大禍.喬治必須不斷保護他,一直到有一天….。《人鼠之間》這部小說用來諷刺社會對弱者的歧視,反而不如雷尼對老鼠的疼惜。

憤怒的葡萄(上下冊合售)》天堂一旦湧入了太多人,也只是另一個人間的罪惡淵藪。

憤怒的葡萄(上下冊合售)》於一九三九年甫出版即以「評價最高,賣得最快,爭論最激烈」著稱,然而史坦貝克內斂冷靜的旁述筆調,精闢入理的直指當時不公不義的種種社會現象,以及逆境中堅忍的人性光明面,不但讓本書在當年創下銷售428,900冊的天文數字,更獲得普立茲獎的肯定。而本書作為一部偉大的美國社會紀實文學,也成為史坦貝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主因之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