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7.11.20
我們是彼此的過客,也是被彼此拾獲的碎片。
文/Sophie

「每個傷痕累累的人身上,應該都有著別人的答案,也許這就是我們相遇的原因。」
對於人我的緣分,一向擅長從不同的人生切片中,看見生命時而綻放、時而微弱能量的張西,如此深深感悟。
而她自己,更是因緣際會地,透過不間斷的文字、創作,一字一句地開展了自己的人生……
從二○一三年底,張西在Facebook上創立了一個名為故事貿易公司的粉絲專頁,開始用一份甜點和一個陌生人交換一個故事。二○一四年,她從貿易來的故事裡,聽見了那些人們心裡深處不被理解的曾經,在粉絲專頁上寫下一個又一個的紀錄。在二○一五年七月,她被三采出版社找到後,二○一六年五月,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把你的名字曬一曬》。
第一次,她以張西的名字,深深地走進讀者心裡。
這一次,張西以一封情書換一張沙發的形式,再次進行故事貿易。她拉起行李,從台北出走,步上一千公里的島內紀行。在與三十個陌生人度過的夜晚裡,她傾聽了他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見證了各種被命運無情刻劃下的傷口和堅強、失落與希望……
在這一個個看似尋常的百姓人家中,她看見了一個個在命途波流中力圖求生的靈魂,各種身處人生邊境的困惑──擁有獨自宇宙的十七歲高二生,她超越年歲的寂寞;有兩個孩子的三十五歲單親媽媽,曾對愛情的孤注一擲;家暴陰影下的二十三歲少女,對家庭的恐懼與無悔包容……那些一語道不盡的撼動,她一一寫進了《你走慢了我的時間》。
這是她人生截至目前最長的旅行,更由衷感到:「每一天晚上,都是一扇門,每一扇門後,都是一個宇宙。」
面對時而超越、時而少於自己年歲的靈魂,張西用理解的眼神、易感的溫度,融化了每個陌生人心中因生存不得不築起的高牆。她宛若提著一盞盞的燈光,勇敢地走進時空黑洞中,照見他人與自我在生命中的掙扎、困頓。讓那些深藏於記憶深處的塵埃,在彼此交心的片刻,揚起又落下,使我們在微光的文字中,窺見了每段經歷在自己生命中的重量。
當我們遇見一個人,何嘗不是從對方身上,看見了終其一生中意欲逃避卻又渴望被觸及的自己,多盼望經過彼此心靈的轉印後,讓曾經的創痛,因被理解而柔軟,幻化為另一個懂得涵養他人傷痕的心臟。
如同張西所寫的:「生命並不溫柔,也不會終其一生都荒蕪或華美,我們是彼此的過客,也是被彼此拾獲的碎片,恆常裡的變數,被沖散在人海裡的每一個靈魂,只要有人記得,就會發光。」
從《把你的名字曬一曬》到《你走慢了我的時間》,張西從台灣這塊處處溫情的土地上,汲取了那些受命運、時光催化的人生養分,宛若長成一棵尚未被命名的新生樹種,將她與這塊土地的人們更緊密相連。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她是哪一種樹木,但當你遇見張西(或她的文字),一定會被她透過枝葉灑下的陽光,所觸動,就像她曾走過的那片森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