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絲不僅將孩子帶的很好,還做超出她保母之外的工作,像是為雇主準備晚餐,燒了一手好菜,將房子內外打掃的非常乾淨,幫忙一家人洗衣服,甚至幫忙辦孩子的生日派對,叮嚀米麗安一定要回來參加孩子的生日派對,這麼棒的保母就像米麗安這個家的親人那,只是路易絲如此完美稱職敬業的保母卻有著謎一樣的背景,任誰都不了解她的困境,她的悲哀,她的困擾以及她急欲想抓取的一切。
「先生,您了解嗎?您能了解當一個人已無處可去是什麼意思嗎?」他腦中突然閃過馬美拉多夫前夜問他的這個問題。「因為,所有人都有地方可去。」
── 【罪與罰】,杜斯妥也夫斯基
保母這個職業的歷史悠久,從古至今都能在許多的故事影集裡看到保母的身影,在過去的年代,奶粉或是母乳代用品未發明未為普及時,嬰兒的生母若不能或不願意哺育其子女,往往會雇用乳母,由其是上層社會,宮廷,不少女性都不會親自餵哺子女,因此上層社會雇用乳母這個現象非常普遍。
現代的生活條件與士農工商的急速變遷,雙薪家庭變得更加普遍,女性通常在生產完半年到一年間便會將孩子交給親人或是保母,自己則為了幫忙分擔這個家的經濟重擔而重返職場。
母親將年幼的嬰孩交給親人照顧,但很多媽媽是交給才見過幾次面,根本不了解對方性格習性的保母,也就是說我們是將自己寶貝骨肉的性命託付在一個陌生人的身上,那是多大的風險,但是能夠不冒這個險嗎?
作者蕾拉.司利馬尼筆下的母親視角切確的表達描述了現代女性所面臨的困窘,也給了她全天下母親最歇斯底里絕望的結局。
帶領我們一步步探索保姆路易絲,她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抽絲剝繭的一層一層的扒開來,赤裸裸且血淋淋,作者賦與她的命運諷刺且坎坷。
看到最後,不得不讓我去思考,路易絲為什麼要當保母?
他是真心愛孩子嗎?
還是那只是一個又一個可以讓她這個無處可去的孤魂有個暫時的安身之地呢?
或許,從頭到尾,其實她才是那個真正想要,需要得到愛與照顧的人。
溫柔之歌,寫實人生,駭人夢靨,揮之不去的慟。 四顆星 ★★★★
想看《溫柔之歌》更多部落客的試讀文章,GO!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7.11.27
《溫柔之歌》試讀心得
文/童容兒
母性的溫柔,母性的堅韌,溫暖的懷抱,柔聲的安撫,優雅的嗓音如和煦的朝陽暖和包裹著寶貝。
母性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感表現,她所包含的愛,控制佔有,與慾望都是很難讓人可以輕易去理解與思考,畢竟人的個性有很多面,當然母性的展現也會有許多種方式去表達。
有個人,她擁有全然的母性,她不是孩子的母親,但是她全心全意照料孩子,為孩子把屎把尿,她與孩子一同睡一同吃,她陪孩子玩耍,唸書給孩子聽,經歷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時刻,然而,這孩子不屬於她,孩子卻總以為這或許就是他的母親,因為眼前的這個女性為他所作的比他親身母親還要多,給予他的關心遠比親生母親給的多,這人是保母,古時候的人稱為奶媽,奶娘,古時候的奶媽不只幫忙帶孩子,還要幫忙餵不是自己的孩子喝自己的奶水。
母親米麗安原本獨自在家帶兩個孩子,剛開始她還很享受這種全職媽媽的家庭生活,但日復一日,她卻發現她忌妒她丈夫在工作上的成就,想念起她以前還在職場上工作的日子,甚至覺得自己成天關在家面對這兩個孩子的心情很鬱悶,於是她想要有一個人可以代替她,照顧她的孩子。
當孩子的出生進入到一個家庭,一個孩子的出生若有親人幫忙帶,日子也就都可以過的幸福平順,但若是到生養了第二個,第三個,又沒有親人幫忙帶時,全職母親的工作負擔便會非常沉重,若丈夫又沒有適時的幫忙以及體諒太太的辛勞,往往這時所產生的大大小小摩擦漸漸的會轉變為那看不見卻日易增寬的裂縫。
溫柔之歌裡的保母路易絲給雇主的形象是完美的,她的出現就像及時雨一般,為這個氣氛困頓許久的家帶來了一線光曙,她的評價在保母圈中是讚譽有佳,甚至有的家庭還希望她能繼續留下來為那個家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