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8.01.15

《惡鄰》 試讀心得

文/HC Julin
為什麼一位將近八十歲的老人家,會在監獄裡?又是為了什麼,入監服刑已經半年的他,不肯開口說話?難道真如其子描述,大概是因為人生令他疲憊不堪,抑或其實他蒙受了不白之冤?我們期待老人家的兒子(藍道夫)能幫我們解開疑惑,而他確實毫不隱瞞地說出,老人家是因過失殺人罪而入獄,但言談之中卻又透露著,整起事件的背後似乎還隱藏著些什麼……

從一起犯罪事件出發,並由跟這起事件有關、某方面來說還是證人的人,來嘗試說明引發這起事件的原因(或許也能說是犯罪動機),老實說,由於作品的主要架構,不在推敲犯罪手法與佈局,自己很自然地隨順著作者的安排,聽著藍道夫以第一人稱緩緩講述他人生中的一些回憶,關於他身陷囹圄的父親,關於彼此的相處,關於他的妻子和孩子們,關於他內心深處的思維。

透過某個角度來看像是自白的陳述,藍道夫帶領我們回顧他一連串的人生經歷,我們拜訪了他的童年、青春期,也造訪了他的大學生活,我們曉得他和老婆瑞貝卡是怎麼認識的,也知道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之下結婚生子,我們甚至跟古巴飛彈危機、柏林圍牆倒塌擦身而過,但更多時候,我們感受到蘊含在文字裡、所意欲我們了解的,是藍道夫心理的情緒變化,以及他跟親人家人(尤其是父親)間關係的關聯性。

儘管藍道夫強調他的童年很正常,他有快樂的童年回憶,他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卻似乎不是這麼回事,我們看到了他對父親的那份景仰與崇拜,也瞥見了他對父親存在著莫名的恐懼,他渴望父親的關愛、認同,希望成為父親萬中選一的旅伴,可又抗拒成為父親期望的神射手,以致當父子關係生變,父親幾次含蓄想重拾往日情誼時,他選擇視而不見。

事出必有因,藍道夫確實是這麼說的,那麼,究竟他的過去,跟迪特.提貝瑞歐斯的死有何關係,若只是參與他的童年,恐怕還無法理解,於是乎關於藍道夫的人生,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更進一步涉入其中,到底藍道夫想告訴我們什麼,直到最後,我們才恍然大悟,關於所謂的原因、真相,關於在判決書上所看不到、卻是最為關鍵的一切。

  • 惡鄰

    9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惡鄰》情節的張力,在自己看來,是建構在取得平衡的拉鋸過程,而被放在天平兩端的,有時候是單身的自由與家庭的責任,有時候又變成了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的苦處,理智被迫在為自己設想及同理他人間拔河,衍生出矛盾、掙扎的情緒,一旦情緒無法藉由和平的手段宣洩、找不到適當的出口,破壞了讓自己心安的平衡以致心神不寧,可能就會被恐懼、焦慮或罪惡感所吞噬而無法自拔。

    難道書中盡是如此黑暗隱晦的氛圍嗎?那倒也不盡然,至少Julin就瞧見了藍道夫父親對藍道夫的愛,在Julin眼裡,他無疑是傳統父親的典型,說他剛毅木訥也好、沉默寡言也罷,他就是無法用言語說出自己對孩子的愛,他用了他自己的方式去傳達,只可惜孩子不一定就能感受到,不然藍道夫接到父親電話時,不會用詭異來形容,畢竟對藍道夫來說,那實在太不正常了。

    不可否認,《惡鄰》一書裡描寫出的親子教養、夫妻相處,或多或少也反映出當今社會的現況,怎麼說兩人世界還是比較逍遙,當孩子出世、跨入三人甚至四人世界,該怎麼調適並取得共識,還有為人父母,該怎麼教養陪伴孩子、與孩子相處,相信已經走入這一段的人特別有感,環境的改變或身分的增加,會為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只有親身經歷走一遭,才會曉得箇中甘苦。

    寫下這篇分享文前,Julin一共讀了兩次《惡鄰》,一開始純粹只是為讀而讀,沒料到該起犯罪事件,背後居然有著這麼一段因由,第二次則是想要找出更多藍道夫口中的蛛絲馬跡,好用來佐證自己的感受,因為Julin發現自己雖然不見得會採取相同的手段(殺人以絕後患、獲得救贖),卻也沒想開口撻伐兇手,只能說那已經無關對錯,也很難用道德加以評斷了。

    運用一起看似簡單明瞭的過失殺人案,帶出一個又一個環環相扣的議題,《惡鄰》從個人、家庭到社會等多個面向,來探討現代人可能正在面臨的情況,不可否認,閱讀過程中,自己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也忍不住會猜想,換成是自己是不是也會堅持些什麼,是不是也有勇氣坦誠面對自己,面對人生的選擇題,做出不後悔的決定,即使會受到世人道德眼光的譴責。

    想看《惡鄰》更多部落客的試讀文章,GO!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