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8.01.22
這些年,你滿意你的生活嗎?
文/阿九(寶瓶文化編輯)

二○一一年,村上春樹到以色列領取耶路撒冷文學獎時,在頒獎典禮上致詞:
「我們都只是一枚面對體制高牆的脆弱雞蛋。無論怎麼看,我們都毫無勝算。牆實在是太高、太堅硬,也太過冷酷了。戰勝它的唯一可能,只來自於我們全心相信每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二的,只來自於我們全心相信靈魂彼此融合,所能產生的溫暖。」
當我初次閱讀這本新書的文稿,心中有滿滿的感動。從一位素人公民老師,到現在的「不在課堂,就在街頭」熱血教師,從《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到《向高牆說不》,我們能看見黃益中心裡那股強烈的、想扭轉些什麼的慾望,以及無論如何都要「化雞卵為神奇」的決心。
身為一名教師,黃益中願意背負遭人議論的風險,為眼前的不公平、不正義挺身而出,更點出在教育界裡,「權利菁英的決策盲點」是導致階級複製一再重演的原因之一;嚴格說來,也算「人生勝利組」一員的他,甚至放下私利,討論年金改革的必要性。於此,我們知道:人生勝利組當然不是原罪,如何設身處地關心社會,卻是你我都有責任思考的問題。
而本書從教育體制、性別平等、居住正義等議題切入,探討思辨教育、階級複製、教師權益、家父長制、性別歧視、高房價等六面高牆,也在最末章為讀者帶來一堂「給大人的公民課」。
過去凡是關乎體制面的話題,容易讓人感覺遙不可及,然身在這體制下的,不正是活生生的我們,會痛、會苦的我們?這些不僅是「我們」過去、現在與未來所面臨的問題,更關乎下一代孩子的幸福。也因此,本書承襲《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的風格,以簡單易讀的方式陳述,打破以往社會人文書籍易有的,那道阻隔於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牆。因為公民教育,不僅學校裡的孩子需要,出了社會的大人更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