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文學》平台年度「最多評論、最多推薦、最多收藏」三冠王★
★《台北故事》★
為幾乎不容人思考出櫃為何物的台北九○年代,譜一段專屬那憂傷時代的碎心曲
#特別收錄台北街景寫真,還原故事動人場景氛圍#
生活在九○年代台北的兩個男人,明知對彼此不能認真,卻愈陷愈深,
十年分分合合,滾燙慾望升騰成愛,這對愛的賭徒,能否在命運桌上絕處逢生?
程瀚青與高鎮東,一個是寡言內歛、親情至上的修車師傅,一個是浪蕩不羈、縱情享樂的酒店經理,兩人性格迥異,卻有著赤裸裸的默契,即使身處壓抑的社會氛圍,仍不能自主地走在一塊。
兩人初識,是一看對眼便不問未來的貪求歡快;重逢,是命運注定兩顆心要撞擊得既快樂又痛苦;而再次復合,則是放手一賭、不再防備──愛再荒涼,也要用鮮烈的痛,來抵擋遺忘。
故事孕生自尋常的台北地景:西門町的機車暗巷、陽明山的萬家燈火、中山北路的深夜狂飆、林森北路的燈紅酒綠……,一幕幕都帶著光陰厚度;相繼獻聲的九○年代流行音樂,不僅烘托出時代氛圍,更為這段感情的離合悲喜,下了恰如其分的註腳。
作者初試啼聲,語調平靜節制卻飽蘸痛楚,召回上個世代的惶惑靈魂,於字裡行間一一顯影;故事中眾生相的交互映照,既交織出對愛的深切感悟,也引人思索何謂人生的追求。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8.03.26
《台北故事》試讀心得
文/楊樂多

在書籍簡介中出現了程瀚青這段話,彷彿在預告這個故事不會有美好的結局。稍微看了簡介發現原來這是同性戀的愛情故事,就更覺得這個故事不會有美好的結局了,畢竟二十幾年前社會多半不接受同性戀,就算到今天也不一定能夠被接受。
他們的故事發生在90年代的台北,雖然對世紀末的台北景象沒什麼概念,畢竟不是台北人,但透過作者的描寫,腦海中彷彿浮現了當年的台北景色,燈紅酒綠卻又帶著墮落氣息的街景。就像在看電影般,眼前彷彿看見了他們曾呼嘯而過的街頭,耳邊彷彿聽見了故事中提及的每一首歌,甚至好像看見了兩名男子相視而笑,以及分開時傷痛不可自抑的表情。
故事先是由程瀚青的角度開始,敘述他家遭逢巨變,早早察覺到自己是同性戀的慌張害怕,以及遇見高鎮東後,他們之間的分分合合。除了高鎮東,程瀚青還遇見了陳儀伶,在故事中另一個為了愛弄得滿身是傷的女人,最後也沒有得到美好的結局。到了中間,敘事者換成了高鎮東,除了程瀚青之外,高鎮東在年少輕狂的十七八歲時遇見了初戀女友小麗,兩人愛得轟轟烈烈,但這段感情的句點也同樣轟烈。
高鎮東與程瀚青的個性極為不同,兩人會湊在一起是因為慾望,什麼時候變成了愛情呢?或許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吧。明知道以當時的社會風氣,他們在一起絕對得不到祝福與諒解,但他們還是一頭栽進去了。他們從來沒認真說過愛,大概心裡都明白要被接受是一件難事,但最後卻能了解他們真的很愛對方。只是意外總是潛伏在每個人的身邊,突然之間一切就畫下句點,快得讓人措手不及,從前彷彿一場夢,而想過好幾次的未來,也永遠沒機會發生了。
世上不由人的事太多,當他們回過神來,已深陷對方的愛中無法自拔。在他們兩人故事結束的多年之後,程耀青終於發現了哥哥的秘密,程耀青難過大哭。我也很難過,因為程瀚青想起高鎮東仍然難受,但卻沒人能體諒他的難受。
他們的故事結束了,然而這份感情留下的悲傷卻一直跟著程瀚青,好像永遠不會結束一樣。真的很希望有那麼一天,程瀚青不會再那麼難受,程耀青或其他家人也能接受程瀚青的性向,也許可以淡化一些惆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