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8.04.02
無法再置身事外的碳危機
文/春光出版編輯部
近幾年,氣候變遷問題越來越嚴重,各國政府每年都加強環境保護、節能減碳的政策推廣及實施相關措施,但對於民眾們,政策實施是否真的有感?相信民眾們真正有感的,應是氣候變得再難預料,一日之間氣溫變化急遽,導致時令花草也都不在依照時節開花結果,因此也打亂了農民收成、市場供需機制、市場價格混亂……等等民生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其實都來自於過度碳排放所造成的地球暖化、氣候變遷。
對於碳排放,大家第一時間的直覺應是運輸工具、工廠所排放的廢氣為大宗,小編們一開始也是如此認為,直到看到本書的介紹,才瞭解,原來我們生活上的食衣住行,樣樣都會產生碳排放,所有行為、事物都有其碳足跡,就連一根小小的香蕉,其背後的碳足跡竟是不容小覷,而這些看似微小事物積沙成塔累積起來的排碳量,其實並不亞於工廠排放的廢氣呢!
這本書不若以往講解碳足跡相關書籍的引經據典、論述學術性的文獻,作者以他多年來的碳足跡研究再加入非常有其個人特質的麥可式幽默,用親民地、聊天式地、卻又有科學數據佐證地分析生活周遭大小事物的數據,讓讀者可以自己選擇能夠接受、又能夠減碳愛地球的生活方式。
春光編輯室希望能夠透過這樣淺顯直白的碳議題書籍,邀請更多讀者一起來正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希望能夠由自身生活做起,開始減碳生活,為世世代代子孫保留美麗宜居的地球。
對於碳排放,大家第一時間的直覺應是運輸工具、工廠所排放的廢氣為大宗,小編們一開始也是如此認為,直到看到本書的介紹,才瞭解,原來我們生活上的食衣住行,樣樣都會產生碳排放,所有行為、事物都有其碳足跡,就連一根小小的香蕉,其背後的碳足跡竟是不容小覷,而這些看似微小事物積沙成塔累積起來的排碳量,其實並不亞於工廠排放的廢氣呢!
這本書不若以往講解碳足跡相關書籍的引經據典、論述學術性的文獻,作者以他多年來的碳足跡研究再加入非常有其個人特質的麥可式幽默,用親民地、聊天式地、卻又有科學數據佐證地分析生活周遭大小事物的數據,讓讀者可以自己選擇能夠接受、又能夠減碳愛地球的生活方式。
春光編輯室希望能夠透過這樣淺顯直白的碳議題書籍,邀請更多讀者一起來正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希望能夠由自身生活做起,開始減碳生活,為世世代代子孫保留美麗宜居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