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8.04.23
咖啡人的自由靈魂:蔡婷如、蔡詩敏
文/魏于婷(有鹿文化企劃編輯);攝影/林煜幃

這是初次與蔡婷如(Tina)、蔡詩敏(Emily)兩姊妹見面時,兩位美麗的女孩給我的印象。
原來這世界真的有這樣的人類存在!對待每件人事物都認真、體貼,不會過度關心,或給予任何壓迫感。如此不冷不熱的微妙平衡,相處起來,特別舒服愉快。
或許,也就是因為她們流露出的淡淡卻不過火的熱情、微微絕不傾斜的堅持,YABOO鴉埠咖啡館才能自她們手中創造、生成。
一座咖啡館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
人類終生都在尋覓一處屬於自己的角落,不過於離群索居,也不與人太親密。太遠離社會心底孤獨感恐太重,太親近人群又會被種種人情綑綁。於是,如有一個空間、一座港埠的短暫收容,給予忙碌奔走的自己一個喘息的時刻,或一人享受寧靜,或與朋友共度咖啡香、共嘗生命悲歡離苦。那麼生活即使再波濤洶湧,也能獲得心靈靜好。
Tina和Emily兩姊妹個性迥異。Tina細心、情感豐沛,很容易被溫暖的人事物感動;Emily外表看起來酷酷的,不多話,其實潛藏著頑皮的性情。如此可愛的姊妹,在二○○九年的夏天決定攜手開店。
創業開店當然不像迪士尼卡通歌舞劇,唱唱歌、播播音樂,一切困難就會迎刃而解。兩姊妹一邊學習,一邊爭執,一邊調整心態,一邊奮力前進,終於挺過鴉埠咖啡初期慘澹的成績。Tina儘管不愛甜點,但秉持著「要滿足客人期待」的初衷,專精了烘焙蛋糕的技藝;Emily更憑藉著天生對咖啡豆的敏銳度,烘出大受歡迎的豆子。
我想,食物或許是最能展現廚師的氣質的吧!因為Tina細膩、溫柔的心思,一旦投入就不輕言放棄的熱忱,她做出來的甜點不只能暖和胃袋,還能療癒心靈;冷冷酷酷的Emily,血液中汩動著對生命深深的愛,才能烘出如此香氣動人、深沉的豆子。
對於兩人的成就,Tina和Emily不太張揚。也難怪鴉埠咖啡館會流露出這樣的氣息了,不是太陽光,有點壓抑、頹廢,可是很熱情、很勇敢。一個空間、一份食物、一杯咖啡,處處都潛藏著咖啡手藝人的愛情。我們常看見一個人、一家店表面的風光,但都忽略了背後深埋著無數的投入、煎熬與打拚。沒有經歷過過去的痛苦、低潮,就沒有今日的絢爛。Tina和Emily在構築理想的笑淚之間,展現了不凡的毅力。或許就如Emily所說:「她們就如同烏鴉,賣點一向不是外表,而是她們藝術家般自由不羈的靈魂。」(但是,兩位老闆娘,確實很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