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8.05.21

葡萄酒大師馬克‧派格(Mark Pygott MW)帶你以33杯酒喝遍法國

文/王琪 (台灣酒訊雜誌歐洲特派員、葡萄酒講師)
對於奧運參賽選手來說,在努力訓練四年後,若能拿到奧運金牌可說是運動員生涯的最高殊榮。在葡萄酒產業也有宛如奧運一般的「賽事」,那就是參與英國葡萄酒大師的考試。這需要長期嚴格的訓練與自律,參賽者在經歷至少三年的「折磨」後,能夠成為葡萄酒大師(MW,Master of Wine)的僅有少數幾位。如今全球只有370個人能夠在名字後面加上MW這個頭銜。

2016年九月, 英國的葡萄酒大師機構(IMW)宣布了該年幾位新進的葡萄酒大師得主,其中一位是當時仍定居在台灣的英國人Mark Pygott。Mark在2012年報名MW課程時才剛舉家搬到台灣,因此他在MW的申請表上將居住地標示為台灣。正因如此,2016年當IMW以居住地宣布新科MW時,台灣突然在國際葡萄酒界受到極大的矚目。

在台灣的這幾年,Mark主要擔任葡萄酒顧問與講師,同時預備MW的考試。畢竟全球僅三百多人通過考試,準備起來想必相當不容易。葡萄酒大師的課程,最短三年可以完成,但能三年就畢業的少之又少;一般來說六到八年是家常便飯。這是一場考驗實力、耐力與財力的比賽,而Mark在四年內完成,實在非常優異。但回想那四年,Mark不得不承認,過程真是不堪回首。他印象最深刻的要數2014年在法國Chateau Pey La Tour酒莊的六天研討會。

在MW的三年課程中,每年會有為期一週的研討會。 2014年的那場,目的是為了預備六月的品酒與理論考試。每天早上九點就開始兩個半小時的品酒模擬考,之後講師會一題一題請人回答。面對著一屋子葡萄酒專業人士,因此當準備不齊全或回答不出來時,Mark覺得真是糗到只想找個地洞鑽進去。每天下午還有研討會,傍晚還有兩小時理論模擬考。由於一整天已經很疲憊了,最後這兩個小時實在特別難熬。更慘的是,這個模擬考卷會由講師批改評分,而且會一對一檢討。Mark提到,每天講評後,「很多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哭著走出教室的。」

回憶起當時,Mark苦笑著說:「雖然我撐過了那一週,也沒掉任何眼淚,但當時真的備受煎熬。我從來沒有這麼慶幸自己是到40歲以後才來接受這樣的考驗。因為自己夠成熟,有辦法接受挫折;而且我很執著,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若是再早幾年 ,我想我應該沒辦法通過這樣的大考驗。」

拿到MW的這兩年間,Mark在葡萄酒教學、推廣與出版都有相當的成就。最近,他的新書《33杯酒喝遍法國》中文版也剛上市。Mark曾提過他的熱情是將葡萄酒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傳達出去。而這一本以漫畫插圖方式呈現的法國葡萄酒書確實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重點是相當易讀好懂,即便葡萄酒初學者都很容易上手。很難想像這是一個需要在品酒考試時,以盲飲方式分辨出一款酒所有釀造細節(像是酒中的糖分、酸度每公升有幾公克、酸鹼度為何)的葡萄酒大師所撰寫的。書中Mark以33杯具代表性的法國酒來帶出法國各產區的葡萄酒風格、產區的重要資訊,簡單扼要地整理出看似複雜難懂的法國葡萄產區精髓。此外相當成功的一點在於Mark用許多的比喻方式,加上麥可.歐尼爾(Michael O’Neill)色彩豐富的插畫來講解一些葡萄酒入門者比較難單從文字來理解的概念;像是以星座可能影響人的個性來談生物動力法、以歪掉的三腳椅比喻酒中的不平衡感等,都讓這本書真正達到好讀易懂、平易近人的目的。

Mark也在訪談中提到,有些人會認為我們不需要專家來告訴我們該喝什麼。但他認為,所謂的專家所需要做的是能夠引起共鳴,在對談當中進而達到溝通葡萄酒的目的。畢竟,葡萄酒這個產業不像啤酒或烈酒,有大量的預算花在為數不多的品牌上。 葡萄酒產業分割地相當厲害,所謂的專家也因此來自各個不同的產業(例如:釀酒、種植、行銷、媒體等),當中最優異的則是那些能讓消費者覺得葡萄酒容易親近、易懂的人。他所認同的真正專家,是能夠分享知識、促進溝通、鼓勵多人對話那一群, 而非只是賣弄學問。

透過Mark Pygott的新書《33杯酒喝遍法國》,我想我看到了一位真正葡萄酒專家的真實面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