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8.05.21
「通靈流氓」──太子爺陽世代理人傳奇!星子《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
文/喬齊安(Heero,百萬部落客/類型小說編輯&評論家)
閱讀這本書時,不由得想起與友人作家張渝歌以前常聊的理念,不是純文學、也不是輕小說,我們想要尋找與推廣有質感的大眾娛樂小說,就是能夠更適合全年齡閱讀、也不粗製濫造或大量複製的台灣本土小說。而張渝歌在去年六月金車的精彩講座「我們在對抗什麼?──小說能給時代的想像」,也誠意滿點地向台下聽眾們介紹了30位優秀的、他認為很有特色值得閱讀的本土作家,其中一位──就是星子老師。在整份名單幾乎沒有輕小說作者的情況下,不免令我更為印象深刻。早想找機會拜讀星子老師大作,也很開心能有這個機會受好友小花之邀為這部全新重量級大作《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撰寫推薦書評。更高興的,是我真正地閱讀到一部令我熱血激昂、完全沒有浪費時間的好書,而不需為本文內誠實批判作品來得罪友人們,真是一舉數得呢!(無論如何寫評永遠秉持誠實!)
前段時間,由HBO Asia跨國製作的戲劇《通靈少女》風靡全台,成為2017年最具話題性與知名度的作品,僅僅6集的集數就締造的成就也著實打了習慣性無限拉長的台劇一巴掌,經典不在於長度、而是其創意與特徵。《通靈少女》與之前《陣頭》的大紅也告訴了我們文創工作者,想要推廣在地文化、強調台灣特色,「民俗」確實是一個可以著力也很有教育意義的賣點。
神靈附體──以神明的力量來戰鬥,由於在宗教內本來就是一種「神蹟」的展現,所以也很自然地在各國都有類似的娛樂型作品。(反之「惡魔」附體也是)「神魔附體」通常有個限制,現代科學太過發達,神蹟與作祟是離我們比較遙遠的,因此故事場景設定在古代,甚至越久遠越好,這種科技未開化、人比現在更為重視自然信仰也更虔誠的時代,借用神力無疑更具有說服力。因此──將背景設定於現在的台灣,《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是大膽的嘗試,與Div的《地獄列車》系列直接將角色群設定成神魔本尊於現代混戰並不同,這時候就確實能夠見到星子老師對於本土民俗信仰有所研究的真功夫了!
簡單來說,就是將主角設定成三太子宮廟子弟,以及源自道教的乩童身分,讓具備傳統背書的「起乩」轉化為神靈附體變得合情合理。《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選擇的主角神是鼎鼎大名的哪吒三太子、「中壇元帥」也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一分子。
奇幻、玄幻小說,往往「設定」就先決定了作品的成敗。好的設定可以有無限的衍生發展空間,即便劇情結構不佳仍能再做改進修正。《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也確實做到了這點,哪吒三太子在《封神演義》與《西遊記》裡有大量戲份,風火輪與火尖槍這些武器的形象可謂深入中華子弟的民心。甚至打開一下WIKI百科哪吒條目,就已經記載了他詳細的七種法寶全名與功能,根本就是現成的最佳創作素材來源,於是我們看到經由星子老師的巧思包裝,讓主角韓杰能夠攜帶著輕薄便利的尪仔標在身上,需要與妖魔戰鬥時扔出尪仔標,就能變出「混天綾、火尖槍、風火輪、乾坤圈、豹皮囊、九龍神火罩、金磚」這些神靈法寶,戰鬥起來變化多端也極具特色,用了連我這種七年級生小時候都碰過得童年回憶尪仔標做為獨特的變身載具,不比假面騎士與戰隊系列愛用的手機或悠遊卡等科技產品,更容易讓讀者我們有「愛台灣」的代入感與親切感。
在帥氣華麗的法寶之外,星子老師在本作中為主角韓杰追加的「罪人設定」與「任務規則」,更是一大成功亮點──悲劇英雄的形象昂然而立。星子老師在後記中說明,由於哪吒三太子在傳說中本因性格關係犯下殺害東海龍王三子並抽筋作為腰帶的錯,並在父親李靖欲將他以死謝罪時怒而自戕,爾後在師傅太乙真人的救助下以蓮花和蓮藕作為肉體復活。因他本來就是改過自新的大神,因而在尋找陽世代理人時也偏好尋找曾犯下大罪但有心改過的人。歷任乩身都因具備罪人之身分而需遭受懲罰,韓杰在一開始就說明「我不是不想接生意,是上頭不准我接。我不能靠這種事賺錢,賺到了也不能花,花了就會出事。我平常吃飯喝酒看醫生、連買藥膏的錢,都是我另外打工賺來的血汗錢!」運用自己的特殊能力來為人消災解厄也不能夠收錢,跟妖魔鬼怪邪門外教打生打死都是「贖罪」的過程。不只是收錢連收禮物、女人以肉體回報等等都是禁止的,一做就會遭遇懲罰。明明是在行正義之事,卻得遭遇如此苛刻對待,太子爺乩身們無法像鋼鐵人、蜘蛛人這類美式英雄帥氣豪爽地使用特殊能力教訓壞人也不需要有任何負擔也能飽受愛戴。比起那些假神之名歛財騙色的神棍,真正的神明代理人/黑暗騎士卻必須過得如此艱苦,在生理與心理上都持續地煎熬,自然是令讀者們抱以疼惜之心。能夠打動讀者,「罪人設定」與「任務規則」也因此顯得格外出色。
一本優秀的好書,我想是可以從這個觀點來看的──看完書後想不想繼續追這個作家!在閱讀《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的過程裡我就已經確立了「這個作家的書值得追!」的想法,不愧是當初能夠在網路文學界和九把刀成為好朋友的作家等級!各方面的表現都很成熟!除了本作世界觀來源的「陰間」系列外,朋友推薦的其代表作《太歲》系列,看簡介有八家將、官將首、風獅爺與石敢當等在地民俗特徵,肯定也會是能帶給製作台灣原創的我不少收穫的!
前段時間,由HBO Asia跨國製作的戲劇《通靈少女》風靡全台,成為2017年最具話題性與知名度的作品,僅僅6集的集數就締造的成就也著實打了習慣性無限拉長的台劇一巴掌,經典不在於長度、而是其創意與特徵。《通靈少女》與之前《陣頭》的大紅也告訴了我們文創工作者,想要推廣在地文化、強調台灣特色,「民俗」確實是一個可以著力也很有教育意義的賣點。
神靈附體──以神明的力量來戰鬥,由於在宗教內本來就是一種「神蹟」的展現,所以也很自然地在各國都有類似的娛樂型作品。(反之「惡魔」附體也是)「神魔附體」通常有個限制,現代科學太過發達,神蹟與作祟是離我們比較遙遠的,因此故事場景設定在古代,甚至越久遠越好,這種科技未開化、人比現在更為重視自然信仰也更虔誠的時代,借用神力無疑更具有說服力。因此──將背景設定於現在的台灣,《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是大膽的嘗試,與Div的《地獄列車》系列直接將角色群設定成神魔本尊於現代混戰並不同,這時候就確實能夠見到星子老師對於本土民俗信仰有所研究的真功夫了!
簡單來說,就是將主角設定成三太子宮廟子弟,以及源自道教的乩童身分,讓具備傳統背書的「起乩」轉化為神靈附體變得合情合理。《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選擇的主角神是鼎鼎大名的哪吒三太子、「中壇元帥」也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一分子。
奇幻、玄幻小說,往往「設定」就先決定了作品的成敗。好的設定可以有無限的衍生發展空間,即便劇情結構不佳仍能再做改進修正。《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也確實做到了這點,哪吒三太子在《封神演義》與《西遊記》裡有大量戲份,風火輪與火尖槍這些武器的形象可謂深入中華子弟的民心。甚至打開一下WIKI百科哪吒條目,就已經記載了他詳細的七種法寶全名與功能,根本就是現成的最佳創作素材來源,於是我們看到經由星子老師的巧思包裝,讓主角韓杰能夠攜帶著輕薄便利的尪仔標在身上,需要與妖魔戰鬥時扔出尪仔標,就能變出「混天綾、火尖槍、風火輪、乾坤圈、豹皮囊、九龍神火罩、金磚」這些神靈法寶,戰鬥起來變化多端也極具特色,用了連我這種七年級生小時候都碰過得童年回憶尪仔標做為獨特的變身載具,不比假面騎士與戰隊系列愛用的手機或悠遊卡等科技產品,更容易讓讀者我們有「愛台灣」的代入感與親切感。
在帥氣華麗的法寶之外,星子老師在本作中為主角韓杰追加的「罪人設定」與「任務規則」,更是一大成功亮點──悲劇英雄的形象昂然而立。星子老師在後記中說明,由於哪吒三太子在傳說中本因性格關係犯下殺害東海龍王三子並抽筋作為腰帶的錯,並在父親李靖欲將他以死謝罪時怒而自戕,爾後在師傅太乙真人的救助下以蓮花和蓮藕作為肉體復活。因他本來就是改過自新的大神,因而在尋找陽世代理人時也偏好尋找曾犯下大罪但有心改過的人。歷任乩身都因具備罪人之身分而需遭受懲罰,韓杰在一開始就說明「我不是不想接生意,是上頭不准我接。我不能靠這種事賺錢,賺到了也不能花,花了就會出事。我平常吃飯喝酒看醫生、連買藥膏的錢,都是我另外打工賺來的血汗錢!」運用自己的特殊能力來為人消災解厄也不能夠收錢,跟妖魔鬼怪邪門外教打生打死都是「贖罪」的過程。不只是收錢連收禮物、女人以肉體回報等等都是禁止的,一做就會遭遇懲罰。明明是在行正義之事,卻得遭遇如此苛刻對待,太子爺乩身們無法像鋼鐵人、蜘蛛人這類美式英雄帥氣豪爽地使用特殊能力教訓壞人也不需要有任何負擔也能飽受愛戴。比起那些假神之名歛財騙色的神棍,真正的神明代理人/黑暗騎士卻必須過得如此艱苦,在生理與心理上都持續地煎熬,自然是令讀者們抱以疼惜之心。能夠打動讀者,「罪人設定」與「任務規則」也因此顯得格外出色。
一本優秀的好書,我想是可以從這個觀點來看的──看完書後想不想繼續追這個作家!在閱讀《乩身:踏火伏魔的罪人》的過程裡我就已經確立了「這個作家的書值得追!」的想法,不愧是當初能夠在網路文學界和九把刀成為好朋友的作家等級!各方面的表現都很成熟!除了本作世界觀來源的「陰間」系列外,朋友推薦的其代表作《太歲》系列,看簡介有八家將、官將首、風獅爺與石敢當等在地民俗特徵,肯定也會是能帶給製作台灣原創的我不少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