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8.06.04
【蔡昭偉(蔡傑爸)】溫柔且堅持,再難教的孩子都會進步
文/王瓊苹(時報編輯)

蔡傑在三歲那年被診斷罹患重度自閉症,語言能力沒有發展,還有嚴重的情緒障礙。這個事實就像一枚強烈的震撼彈,深深影響了蔡傑一家人。委屈無力的妻子,用責備表現失望的阿公阿嬤,還有外界不理解的眼光;而即將四歲的蔡傑,也快要錯過學齡前最有可塑性的黃金學習期。
身為一家之主的傑爸,在那個當下決心辭去原本營造工程師的工作,回歸家庭成為蔡傑二十四小時的專屬教練。傑爸的信念很單純,他認為:「再難教的孩子,只要肯下功夫慢慢調教,一定會有進步。」對蔡傑爸來說,堅持與耐心,是他面對人生風浪時最可靠的夥伴,即使這條路,一走就是漫長的十三年。
第一次見到蔡傑與傑爸,是為了拍攝新作的封面。傑爸安靜且內斂,蔡傑在他身邊快樂好動,總是爸爸長、爸爸短,有說不完的話。從前小惡魔的模樣只能透過文字想像,十五歲的蔡傑是個熱愛運動,健康活潑,也喜歡接觸人群的大男孩。這樣的轉變來自傑爸長期「溫柔而堅持」的教育。
小時候蔡傑有暴怒的問題,時常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表示不服從。在這樣的時候,傑爸會像一堵厚實而安定的城牆,在蔡傑失控的時候保護他,不讓他傷害自己,但一定堅持要把事情完成,哪怕所耗費的時間會是一小時、兩小時,甚至七八個小時。憑著耐心與堅持,傑爸在蔡傑耍賴時毫不妥協,在沒有收穫時仍不放棄,在孩子受傷時可以堅定,在看不見未來的一片黑暗裡,只憑著信念堅定前行。
住在遙遠星球,且有輕度智能障礙的蔡傑,學習能力不能與一般孩子相比。綁鞋學了兩年、游泳三年、腳踏車六年……但不論進步的速度多蝸速,只要有訓練,就有進步。雖然要歷經千百次訓練,才能達到一般人的水準,但對蔡傑爸來說,孩子就像植物,品種不同,成長的速度也會不同。雖然有些孩子發芽晚,抽枝長葉也慢,但千萬不要放棄,他們不是不會成長,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