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活得很激烈,你的生命是否會耗盡得更快?
●英、美、瑞、義、挪、芬、丹、德、韓等25國接力上榜
●《瑞典日報》、《瑞典快報》、《哥德堡郵報》、瑞典國家廣播 堅強推薦
●將人生蒸餾後,萃取一本關於希望、快樂、絕望和失落的書。
你也許不太可能瞭解,
一個人會為了生命而感謝你──如果你不也是快死的話。
娜希只剩下六個月可以活了,至少醫生是這麼說的。五十歲的娜希對失去並不陌生,但當她站在死亡的懸崖邊,同時又得知女兒懷孕時,她感到既憤怒又充滿希望……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僅存的歲月?要如何接受自己即將消逝的事實?與自己及這個世界和解,可能嗎?
娜希以一種未過濾且非全然傷感的語調,將一個臨死女人最後數個月的故事娓娓道來。她重新認識、釐清並整理母親與女兒之間強大又痛苦的羈絆,並以直接且不容忽視的筆調拋出對生命的叩問:我們能給下一代什麼?我們虧欠那些愛我們、我們愛的人什麼?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8.09.03
試讀_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
文/林翊婷

這本書沒有過多優美華麗的詞藻,而是平順地敘述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書中以娜希的視角為敘事主軸,就像是娜希的日記、娜希的牢騷、娜希的回憶,沒有太多刻意的鋪陳,而是自然而然地帶出了許多她曾經經歷的那些驚天動地。
故事的背景設置在充滿移動、離別、改變的革命時期,而娜希也曾經是那些革命份子中的一員。他們曾經為了理念而堅持、為了理念而起身反抗、為了理念而失去了心愛的人,最後,雖然沒有完全的改變了甚麼,但是他們的身分、他們的生活卻已經截然不同。不得不躲避追緝的他們,換了身分、換了名字,到了新的地方,到了不再是家鄉的土地上重新開始。然而,事情卻已經變了調。亞蘭,她的女兒,與她的關係,也漸漸變質,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們的關係變得尷尬彆扭。也許是一直到她生病後,他們才開始有了一點點的轉變……
這是一本內容有點沉重,但是卻又能夠引人深思的一本書。不只是關於親情,更有關於理想的追求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在離開熟悉的一切,到了新的狀態以後,該如何安放自己,以及,人在面對死亡時,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又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身邊最親近的人。革命是他們曾經的夢想,但是在失敗了以後,他們該怎麼適應這樣的改變。
在書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在娜希得知亞蘭懷孕後,想為了孫女活下去的那股意志。她自認不是一個好的母親,因此,她不知道該怎麼補償她的女兒,她也自認不是一位好的女兒,在母親離開前,她也沒來得及把孫女的事告訴她……
「細沙流向大地,因為那是它的歸屬。我們可以拾起、緊握、運送,但即使流轉千年、即使行走萬里,時機成熟後,它終究會回歸大地。」
很喜歡書中的這一段話,就像是在描述娜希的狀態、就像是在描述人們的狀態。也許我們都將走過屬於自己的那段路,但是路的盡頭,我們終究會要面對同樣的一個終點。而我們該如何走過,該如何面對,就是我們人生中,最困難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