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8.09.24
小兒子的女孩心:從一位母親的部落格開始
文/臺灣商務編輯部

小希杰第一次看見芭比娃娃的那一刻,眼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光彩。那是小汽車和其他「男生玩具」不曾帶給他的熱情和快樂,洛莉媽媽完全看得出這一點。只是她以為希杰大概玩個一兩天就膩了,沒想到他對芭比的愛如此死心蹋地。
從那天起,希杰一而再、再而三要求玩「女生玩具」,甚至穿「女生衣服」。為此,洛莉第一次走進玩具賣場的粉紅走道、舉辦迪士尼公主主題的生日派對、開口向麥當勞店員要快樂兒童餐的「女生玩具」。因為有著「女孩心」的兒子,洛莉才發現日常生活中有多少過去從未察覺的性別框架,美國社會又是如何按照生理性別去約束孩子的可能性。
希杰的喜好引發了旁人的各種眼神,好奇、驚訝、不安、鄙視、譴責……讓洛莉媽媽憂心忡忡、不知所措。她為了尋找解答上網搜尋,卻發現相關的資料非常少。在同性戀哥哥的鼓勵下,她決定自己成為網路資源,開設了「家有彩虹男孩」部落格,用文字記錄她養育希杰的心路歷程。
洛莉總是面臨一大難題:如何保護孩子不受歧視傷害,又能讓他發揮自我?開了部落格,洛莉才發現自己並不孤單,認識了許多孩子有類似狀況的媽媽朋友。她一步步建立起友善的親友圈,開始讓希杰穿女裝上街、帶希杰去上芭蕾課,看著希杰做自己的快樂模樣,洛莉也漸漸不再在意外界的各種異樣眼光。
直到大兒子查斯和希杰先後進了幼兒園,同儕相處、霸凌問題層出不窮,洛莉才親身體會到希杰的獨一無二不只可能讓他受傷,更會波及哥哥查斯,她不斷和老師們、兒子的同學們溝通,甚至還得對抗校方的冷漠姑息……
這是一本誠實而真摯的育兒筆記,無所保留地寫出一位母親的擔憂、掙扎與無條件的愛。洛莉說,保護兩個寶貝兒子的方式,不是要他們壓抑自我,而是要把世界變得更加包容友善。洛莉說,希杰教會了她同理、質疑和勇氣,我們如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性別界線該存在嗎?自由探索性別的孩子需要被歸類嗎?
這些問題或許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但只要看完這本書,你會知道:男孩不只可以穿裙子,還可以有各種燦爛美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