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8.11.05
歐陽立中:想讓人熱血,那非得自己先熱血不可
文/責任編輯 王俞惠

雖然平常的他朝七晚六地前往任教的高中,用許多令你我(即便是已然從高中畢業多年的我)都心生嚮往的課程,帶領莘莘學子進入學習的世界,讓在校的孩子們有了跟過去截然不同的就學體驗。但是每到週末假日,總能看到他前往台灣各地、各式場合勤勉地「學習」或「教學」,學什麼?教什麼?學的和教的都是他傾全身心與時間,領略來實質與精神上的經驗。就這樣,歐陽的生命像是一顆裝著正向飆速分享器般,將所學所獲去蕪存菁後,無私地分享給更多的人,影響更深更遠。
這樣的體驗有多深刻?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次是在《飄移的起跑線》書稿編輯初期,總是被歐陽的文字「吸進」時光隧道裡,回到當初那個背著書包、苦著一張臉,背負著大考壓力、面對未來不知所措,身為高中生的我。「你在別人心中,留下代表作了嗎?」我不時心想,即便是現在的我,也需要時不時被人提醒這句話,但心裡小小的遺憾卻是:「為何更年輕時候的我,沒有看到這種重重敲進自己心坎的文字?」
第二次震撼是在《飄移的起跑線》成書後第一次的分享會。打扮得體,準備笑著迎接來自各地書迷的我,全然?想到必須踩著高跟鞋開始當搬運工不斷地加椅子、挪位置。是的,出乎意料的參加人潮,可以想見新書分享會爆滿的情況,但是沒想到會爆到門外!讓較晚到的讀者還得站在電梯口,甘願墊著腳尖,越過人頭海,聽老師精采分享。我「遠望」著那些在座位上熱切互動的讀者,說是我參加過「年齡差」最大的分享會都不為過吧,但毫無違和感呢。
歐陽在這場分享會中是老師,是的,他任教的學校學生跟畢業生都來了不少;是學生,是的,他成功高中時期為他帶來那場雨的玉華老師來了;是前輩,是的,那些他在學校外「不務正業」認識的學弟們來了;是後輩,是的,那些帶領著他往前、往上飛的各領域達人們來了。當然,讓我們有機會認識這個寫出打動人心又讓人深切自省文字的歐陽家人們,也來了。
我想這就是歐陽的正循環計謀吧。想讓人熱血,那非得自己先熱血不可;想助人贏得比賽,就不要讓自己有輸的可能;想感動別人,就要先得感動自己。於是,所有人全都繞著歐陽形成一個正向連結,再一起向這個世界發出最有力的頻率。編輯這本書,我真是受教了。歐陽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