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9.04.05

癢,抓就是了──專訪喬治‧ 桑德斯

文/編輯室
《林肯在中陰》自出版後贏得全球一致好評,橫掃暢銷書榜冠軍外,更拿下英國曼布克獎,且獲選為五十年來最好的得獎小說之一。由於形式上帶有高度原創性,作者受訪時總不免被問道:「在你心目中,小說是什麼?」

相信讀過本書的人都想知道。以下內容是出版前夕,作者喬治‧ 桑德斯特別接受編輯室提問,談談他心目中的林肯,中陰,他的寫作觀、人生觀和信仰。藉由桑德斯,再一次「進入」書中世界。

Q| 這是你長達二十五年寫作生涯以來第一本長篇小說,為何想寫長篇?為何是林肯?世人所知的林肯總統在你的研究裡,有什麼意外發現?

A| 坦白說,我真的不打算寫長篇小說,我對於短篇寫作的形式稱得上執迷,專心致志地只寫短篇故事,我就很開心了。不過二十年前我聽說這樣一則軼聞,林肯總統悲慟欲絕地夜奔墓園悼念亡子。這故事在我腦海盤旋二十年。開始寫之後,這故事像自有生命般地在我筆下漸漸成形。
至於林肯總統,儘管世人公認他長相欠佳,但其實他女人緣相當好;儘管他的婚姻出了名的糟糕,但是他對於妻子之外的其他女性,格外嚴守分際,不搞曖昧,以免傷到妻子瑪麗的感情或讓她吃醋。所以我發現他不僅是好總統,也是個好丈夫。 此外,短短五年任期內,林肯在精神及道德思想上都有驚人的提升,很多層面上我們至今依然望塵莫及。我也意外發現林肯總統上任之初其實聲望異常低迷,但他竟有辦法臨危不亂且逆轉頹勢。

Q| 用「鬼魂」當主角說林肯的故事十分有趣。你相信人死後意識仍存在嗎?相信有鬼嗎?

A| 我相信意識不滅。當然。至於是不是變成鬼,我不知道。但是身為說故事的人,鬼存在的價值在於它讓逝者,從某種意義上說,能有機會對於他或者她活過的生命作出回應——不論是去反省、或為此感到悔恨,或者去質問自己怎麼這樣過了一生。於我,鬼之存在意指:我們沒有一天不會想到已經不在世上的人,關於他們的記憶也必然會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如此,在某種非常真實的感覺上,他們仍在世上。理論上「活著」所以能夠影響事態——其實死去的人也能影響事態發展,藉由干擾生者的意識(從而改變他們的行為)。

Q | 為何選擇中陰作為小說的舞臺?中陰是什麼概念?

A| 我喜歡藏傳佛教的觀點之一,就是死者死後對發生的一切依然有知覺。《西藏生死書》就是關於這個——當中講述如何藉由一生的禪修打坐使人對於死亡有更清楚的覺知經驗。小時候家中信奉天主教,意思是你死後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一切到此結束。某些人可能身處天堂與地獄的界線之間,身陷煉獄,或者靈薄獄。然而,被詛咒而滯留在煉獄的死者往往無能為力(除非他生前的親人願意不斷地為他奉獻和祈禱),不然只能坐在裡面乾等,有點像在監理所等牌照。戲劇化一點地說,倘若可以改變救度不是有趣多了嗎?我也喜歡另一種說法,臨終那一刻發生的遭遇,將會一直作用在「我們」身上——指的是一切習性、偏見、好惡的集合,我們生命中經歷過的一切。這就是業,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帶走什麼?所以在我版本的中陰(某方面跟藏傳佛教中的定義不同),徘徊其中的亡靈繼續承受著與他們生前相同卻更巨大無數倍的執迷與恐懼。書中另一個從佛教中汲取的教義,在於人活著的時候,任何奇思妙想都不免受身體拖累,但死亡之後,意識就像脫韁野馬般解放。所有的潛能都會大爆發,這是很驚人的概念……

(完整專訪收錄於《林肯在中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