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主題企劃

2019.04.19

走畫自然.尋找初心

文/孫傳莉
「寫生」本是藝術創作者的基本練習,也是一種記錄見聞的方式,但近年似乎已成了一門顯學。寫生除了展現個人的藝術美感,更是繪者重要的生命筆記。
我自創「走畫」一詞,是為了與寫生在世人印象中的定義區別,因為行走過程的遭遇與寫生景物,對我來說如同一場行動藝術,五感的體驗刻印在心裡,最後轉而呈現在作品上,那是一件完全不同於純粹繪畫實景的行為。

▉旅人成了居民,遊走的腳在台東紮根

2018年我遇到人生的岔口,走上另一條實踐自我理想的道路。整理行囊時發現年輕時的日記本,原來「迷惘」一直都存在著,只是日常的瑣碎掩蓋了它。然而自我質問從來不曾停止擾動本心,走畫的歷程便將一切攤了出來。
旅人成了居民,遊走的腳在台東紮了根,多年前走畫的場景如今成了我的日常。猶如電影情節,原本不同音軌的聲音,融合在同一軌道上,喳喳呼呼的聲響轉變成清晰的對話。瞬間,抽離的主角與場景融為一體,我們成了生命共同體,在同一個舞台演出同一齣戲。
戲裡,有房東與房客的角力,有同為新移民的互助情感,也有原居民的遠遠觀望;有駕著龐然機具的大農,也有雙手扎入土裡同向老天討生活的小農;有傳統市場的熱鬧,也有創意市集的熱情。蟲鳴、鳥語、客語、閩南語、阿美語、布農語的多元組合,這裡就是我的新家──鹿野。
鹿野本是布農族的獵鹿場,因設置許多方便獵人使用的寮舍而舊稱「鹿寮」,日治時期因大量移入日人的政策,為使此地更有日本感而更名。從清領時期便有包括阿美族、客家、閩南族、外省等族群陸續到此落腳,仔細觀察便可發現各村落蘊含著不同族群的特色。
鹿野升格為鄉之後,現分為7個村落。我喜歡用較易辨識的方式區分:以鹿野火車站為起點,最熱鬧且重點生活機能所在的便是鹿野村,大街上便利商店、百貨超市、傳統市場、小吃攤販、派出所、郵局、圖書館等,基本民生所需一應俱全,鄉民們在這裡往來交流、互通有無。
往北與關山鄰近的則是地勢較為平坦的村落,有瑞豐、瑞和、瑞源、瑞隆等4村,此區因地形關係多種植水稻與甘蔗,沿著台9線,路邊即可享用鮮甜現榨的甘蔗原汁。
瑞源村有少見的灌溉溝渠橋,如「二層坪水橋」,粉紅色的水橋貫穿大片稻田,因著四季更迭,像不停變換顏色的畫。而鮮少人煙的「新良溼地」則是鳥兒們的祕密基地。
往中央山脈方向沿著舊台9線(永嶺路)的台地,便是原名「鹿寮社」的永安村。這個被評選為「金牌農村」的村子,原是布農族的獵場,日治末期自西部移入越來越多的居民,逐漸形成較大的聚落,除了閩南、客家族群,還有位於永昌的(日卡地部落)是阿美族部落。
這片含有許多岩石的旱地,大多種植鳳梨、香蕉。永安村的另一特色,是有許多帶著各種夢想而來的新移民,比例甚高的移居者在此實踐友善環境的農法,在相對較為乾淨的環境裡過著環保的生活方式。
永安村另一個知名之地便是「高台」。高台因地勢較高但頂部平坦,成為推廣飛行傘運動的地點,近年更因為熱氣球活動而成為夏季重要觀光勝地。高台的另一個重點特色是茶葉,因地勢與氣候皆適宜種植,代表性茶品是口感近似紅茶但更為清香的「紅烏龍茶」。
繼續往南方移動便是龍田村。這個位於鹿野溪河階高位上的小村,是日治時期製糖政策下重要的移民村,大批日本移民在此落地生根,棋盤式的街廓與日式平房皆可隱約看出當年風貌。村裡的龍田國小,更保留了當年的幼兒園與校長宿舍。
在平坦的龍田騎單車是最舒服的享受,兩旁是遍地的鳳梨田與小葉欖仁綠色隧道,遠望著都蘭山的美人側臉,迎面的徐徐微風,常能讓人忘卻煩心瑣事。
最後繞道至屬於鹿野村的「和平」(巴拉雅拜部落),這個阿美族的小部落,是台9線上旅人高速的行程常忽略的地點。臨著卑南溪與鐵道,水稻在其間迎風搖曳,安靜的河堤只有八哥和麻雀最聒噪,這個360度的天然劇場,可盡覽鸞山與高台之間的遼闊,和無際的天空雲彩。唯一要小心的是,可別扭到脖子了。

▉用繪畫認識世界、尋找自己

因著走畫,我從都市走到鄉間,傾聽心底的聲音走到目前這個當口。看到李賢文先生在《返回自然之夢》畫集的一段話,正切合我的感受──
尋找一顆心,就是尋找自己的歷程,從創作中我終於理解,繪畫是我認識世界的啟端,也是了解自己的開始。
李賢文先生原是雄獅美術的創辦人,長年投入藝術文化推廣,育人無數。25年之後,他從出版回歸創作,用雙腳走入自然,用雙手記錄景物。他以寫生為基礎,東方書法為線,西方用色為面,有水墨氣韻生動的意境,亦有西方結構之美,淡雅恬靜,不慍不火。這本畫集以文、以畫,書寫他的旅行足跡,記敘台灣自然環境變遷,藉由繪畫的過程陳述當下的感受與理想的追求。
畫集中的幾段話,讓喜愛寫生的我心有戚戚,例如書中說:「當我用藝術的眼睛看世界時,世界卻回我以文學的想像……」,我個人的感受還多了哲學的思考與自我的療育。
書中又說:「技巧不足以描摹景物時,如何處理?面對紛雜的現場,如何揀擇標的?時空錯置的恍惚,如何表現?天地草木的荒涼,如何同理?」我則認為還有「光線的轉變,如何詮釋?及人情的冷暖,如何傳達?」等等。
戶外寫生要面對許多變數,包括氣候、光線、場景。繪者須有一雙敏銳的眼與細膩的心,才能快速發現適合繪畫的角度,並具備去蕪存菁的能力。寫生既要能寫實,又不流於刻板;還要能寫情,又不流於虛幻,繪者自我情感的表達,亦能讓觀者感同身受,猶如身在其中。我想這便是一幅成功的寫生創作吧。
2013年我拾起畫具與行囊,在台灣四處以機車代步走走畫畫,在田野自然之間尋找美的角度,在蟲鳴鳥叫之中獲得啟發。從這條不歸路,我發現了自己的另一條生命道路,也畫出另一片天地。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