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9.06.22

開啟旅遊書的紙上行旅新世界

文/陳秀娟(銀河舍總編輯)
我一直覺得人們是喜歡閱讀的。

我們喜歡用眼睛去探索這個世界,去看見新奇的事物,感受其衝擊、覺得感動,比觸覺、聽覺、味覺,更來得喜愛。現在電視已經來到HD的時代,網路社交媒體IG當道,連作者也切換到YOUTUBE頻道,人們讀圖像的能力跟著大躍進,書本作為最受人們歡迎的閱讀載體之一,是時候開啟只有書本才能提供的精緻閱讀感受:不僅只有文字,連影像也一起加入,兩者雙軌並進,讓它們輪番出場說故事。

《喫茶萬歲》想帶著大家來趟日本咖啡的朝聖之旅。我們由日本九州出發、一路喝到日本最北方的北海道,進行一場華麗的咖啡大縱走。於是,故事、影像和圖片,這三者的合作便形了要角,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

圖像是很神奇的,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人人都是攝影師,但是奇妙的是,一旦圖像沒有洗成相片,或者印刷在紙本上,變成實體保存下來,一切就會隨著存放在雲端或者網路空間而消失了。只有印刷出來,透過紙本/實體拿在手上、閱讀,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中的感動和份量。而這件事,是紙本書籍之外的載體,無法取代的魅力。

故事讓我們神迷,彩照卻讓我們想出發。說好了《喫茶萬歲》是一場咖啡的紙上行旅,若書中照片沒幾張,或者多半是小到看不到細節的照片,那是要讀者如何遊得起來呢?(小圖看到火都熄了)又要如何想像只有文字中的美妙世界呢?

於是《喫茶萬歲》的內頁編排呈現,我們做了幾個嘗試。

  篇名:作者受到日本作家林芙美子的《放浪記》、日本攝影記者小林紀晴的《日本之路》影響,很鍾情於無篇名的文體。考量於《喫茶萬歲》的旅遊題材,讀者有尋找店家的需求,便將篇名以頁眉取代,保留目錄尋找的功能,同時讓讀者在閱讀的當下,不被設計干擾,情緒上更接近「一次壯遊」的連貫感。

  影像編排。在網路IG影像盛行的時代,許多人都說年輕一代讀文字的能力變弱,我們卻看見眾人閱讀影像的能力和需求比過往強烈。無論是具象的裝潢傢俱,或是無形的風格氛圍,再多的文詞形容,遠不如一張影像讓對方「哇」的一聲來得真實。

  文字和圖像雙軌齊下。《喫茶萬歲》內頁的影像份量增加,讓文字和圖片輪番上場,雙軌進行帶領讀者進行閱讀。套書總計共使用了718張影像,並且大膽地將所有影像只使用三種尺寸呈現,分別為:再現作者旅行喫茶店隨身相簿裡的照片,尺寸4”x 6”、單頁直幅滿版的14.8x21 cm,以及同A4尺寸的跨頁21x29.6cm。把編排上的裝飾降到最低,讓紙本書在有限尺寸,傳達出這些老咖啡店滿滿的魅力。因為,圖像就是文字,它自己會說故事。

  此外,除了店家的日文店名和地址,我們加上了QR CORD,手機一掃就能連結到網路地圖,解決讀者輸入店名、營業時間更動的問題,同時省略在編排上過時的資訊,與讀者們一起進入書本也具備的數位時代!

  為了方便跨頁照片閱讀,同時不至於頁面脫落,我們採用了兼顧平整性與堅固的線裝廣開裝幀。並且透過印刷廠打實紙樣來回校對,讓紙本印刷的畫面盡可能呈現出、每回作者推開這些老咖啡店大門時,那份濃厚的感動。

希望讀者透過《喫茶萬歲》的紙上旅程,認識鄰國日本獨特的咖啡文化,進而踏上遠方,放下書本,展開自己的熱情之旅。就讓《喫茶萬歲》為你打開新的世界,再次愛上閱讀和自己!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