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9.08.26
月月阿嬤快活而積極,比她年輕的人,為何要終日哀聲嘆氣呢
文/蔡曉玲(寶瓶文化特約編輯)

從2017年起在IG追蹤月月阿嬤的穿搭照,不知為何,只要看到阿嬤貼上新的穿搭照、或是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就算是有些陰霾的心情也會放晴。
阿嬤的笑容以及不輸給年輕媽抖的架勢,總讓我感受到阿嬤在被拍攝的當下,心中必定滿溢著愛與幸福,因此笑容才會那麼美、那麼有自信。
月月阿嬤照片中的幸福能量感染了許多人,我們意外的發現她的粉絲年輕人居多,看著這些年輕人的留言,我們心想:月月阿嬤,您的正能量,還能夠帶給更多年輕人快樂。在這厭世風盛行的世道,我們需要另一股和煦的風,給人們帶來鼓勵與信心。
於是,《媽抖:91歲的台灣第一潮嬤林莊月里》誕生了。
「好想見您一面」的願望成真。還記得和月月阿嬤的第一次訪談,是在阿嬤家中,個子小小的她坐在椅子上,對著我笑,那笑容與IG上一模一樣,讓我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很快地放下。
接著聽月月阿嬤說她的故事。從童年開始說起,是一段又一段的艱辛。
從小到大,月月阿嬤對於吃苦這件事甘之如飴,不願退休的她直到88歲都還在市場賣菜瓜布。88歲之後,深愛她的親人開發了她的潛能,帶著「愛水」的月月阿嬤玩穿搭玩得不亦樂乎,如今她玩成了「媽抖」,更玩成「廣告明星」。
從阿嬤過去的歷程看來,成為台灣第一潮嬤與最老媽抖,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阿嬤擁有天賦,只是過去她一頭埋進家務事中,無暇正視她的天賦。
跟月月阿嬤訪談過幾次之後,我對她說:「阿嬤,我跟妳去迺菜市仔好嘸?」
有人願意跟她去逛菜市場,阿嬤好開心,儘管那天之後阿嬤的眼睛由於病毒感染而休養了兩個多月,她也將這件事記在心上。
兩個多月後,我們終於相約見面,阿嬤的親人說:「月月一早就在衣櫥前東挑西選,這件不滿意又換另一件衣服。她非常重視每一次跟人的見面。」
那天阿嬤一現身,果然讓人驚豔!毛呢外套配上繡花鞋,看上去既潮又典雅。拉著她用了幾十年的菜籃車,穿梭在前往菜市場的小路上,那氣場看起來就是個十足的明星!
我想,如今也許是月月阿嬤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光,親人與廣大粉絲給她的愛,讓她願意在91歲時,傾全力把愛分享到更遠、更讓她意想不到的地方。
最後一次訪談那天下午,和月月阿嬤坐在咖啡館裡,她一邊說話,我一邊做筆記。鄰座那一桌似乎是某公司員工的午茶開會,說話聲有些吵雜。阿嬤平時說話的聲量並不大,我得更聚精會神。
那與鄰座交雜在一起、此起彼落的話語中,我聽到阿嬤說了一句:「來這個人世間,就是來七逃啊!」
這句話點亮了我的眼,撞擊了我的心。我跟一旁陪同前來的阿嬤親人說:「阿嬤剛剛說了一句很棒的話呢!」
「來人世間這一趟,就是來玩的」這句話,成為我在整理訪談文字時,貫穿全書的主軸,也讓我明白為什麼人們喜歡月月阿嬤──人們總以為人生有著許多關卡要過,一定得苦到最後一天,但看哪,一位91歲的老人臉上刻著深深的歲月痕跡,但她不按牌理出牌,快活而積極,比她年輕的人,為何要終日哀聲嘆氣呢。
在這本書出版前,月月阿嬤在家不慎傷了腰骨,必須比之前眼睛病毒感染花更長時間復健。阿嬤現在拚命想要復原,因為她曾說「出書是在做好事」,因為她知道,有好多讀者與粉絲等著想見她一面。
相信那一天,月月阿嬤必然帶著「媽抖」氣場,蝦趴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