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主題企劃

2019.10.14

擺脫隱藏交易資訊的暗池,卻可能走進人工智慧布建的黑池

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系所 姜林杰祐教授
2010年5月6日美國股市發生閃崩事件,事後調查報告試圖爬梳當日市場交易狀況以釐清真相;但更深層的原因,打從1980年代人工交易逐漸轉變成電子交易的過程,就種下了。當日諸多巧合,在金融市場上再度驗證了「莫非定律」(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的智慧。本書回顧了金融市場電子交易的歷史,一路帶過美股閃崩事件,預告日後脆弱金融市場頻現的風暴;閱讀本書,也有助於我們理解發生在台灣,2018年2月6日台指選擇權賣方市場的災難,以及最近(2019年8月21日)的台指期貨夜盤閃崩事件。

最好的因也可能產生最壞的果。電子交易取代人工交易的原始動機,是一群資訊人(例如孤島的列文、群島的普南、盈透的彼得菲……)希望透過資訊工具,讓交易民主化、透明化、去中間化,讓交易價格更低、效率更高;卻無意間創造了能力更強大、更無形、更肆無忌憚的新中間人——「高頻交易者」,挾其所設計的演算法,反而讓市場更加不公平、不穩定。這些只求獲利的高頻交易單,在關鍵時刻棄守市場造成真空,甚至推波助瀾,產生骨牌效應,導致市場震盪。

本書循著資訊科技影響金融市場的歷史脈絡,娓娓道來金融市場交易方式演變,如何因為本書的主角與他們所創造明池、暗池交替存在的電子空間,一路走到現在;詳細分析在交易的生態池中,又如何以貪婪為基礎(再也不是崇高的願景),豢養、演化出眾多狡詐的演算法怪物,在池中「釣愚」吃掉「笨錢」,侵蝕正規投資人的獲利,也一點一滴啃食對市場的信任。

對於本書提到諸如造市獎勵、交易回扣、冰山委託、委託簿戲弄、分層布單、倒賣策略、狙擊策略等演算法與高頻交易邏輯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我在2012年出版的《程式交易方法與實務應用——含演算法交易與高頻交易》一書。

近年來,另一群科技人正以金融科技(FinTech)之名,懷抱似曾相似的願景,會不會又埋下日後的災難,作為參與金融科技的一員,深自警惕;本書讓我們得以鑑往知來,趨吉避凶。

公平交易是金融市場的基本人權。電子交易市場發展的歷程,逐一解放市場存在的不公平制度(例如以小數代替分數報價、不得拒絕並需以投資人最有利價格成交、不得更動送單順序等)的同時,卻陸續被魔高一丈的演算法找到制度套利的空間。時至今日,交易戰爭延伸到低延遲高速競爭(從軟體戰到硬體、從主機共置戰到傳輸通道),就像無謂的虛擬貨幣採礦運算般,耗費許多原本可以用於利益眾生的計算資源。

這世界或許從未公平,但切不能放棄追求公平的努力與堅持,否則不公平不僅僅傷害另一群人的財富而已,恐怕會挑戰人類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交易制度與信任基礎。

只是公平的界線何在?有時容易辨明(例如交易流的公平競價、禁止以窺探提前交易、交易規則的公開揭露與確實執行),有時又很模糊(例如是否可以對傳輸速度與資訊量作區別定價——別忘了,交易所終究是營利組織)。

但若有人透過對資訊的深度洞悉、更快的交易、更高超的分析能力與策略設計,得以在市場上取得優勢,就與公平與否無關了,金融市場終究是優勝劣敗的獵場,選擇進場只能生死自負。

於是當風暴來襲,面對匿蹤、分散破碎的交易市場,沒有人能負全責卻都須負點責任、沒有人理解全貌(即使聰明如文藝復興的西蒙斯團隊)只能事後拼湊真相,看著事件一再重演;或有人開始倡議回到過去的年代,恢復大行情版交易廳、放慢撮合速度,但現代文明已經建構在資訊基礎建設上,金融市場無法自絕於外,也只能往前管理、尋求解困,至少亡羊補牢。

本書同時也讓我們窺見交易策略邏輯的演變。第一階段,交易策略從市場行為、商品本質、制度設計中,以合理邏輯演繹市場未來走勢中形成;第二階段,以資訊技術提供的運算能力,從市場大數據中歸納隱晦(開始似懂非懂)的規則,藉以建立交易策略;最後,人工智慧(AI)登場了,快速運算大數據的同時,它也追蹤變幻莫測市場的演化軌跡,只求馳騁在變化浪頭短暫駕馭市場,但藉此形成的交易策略,已經逐漸脫離人類能理解的層次。近來AI應用的重點方向,是希望AI深度學習的同時也能提出解釋,即源於此。

麻煩的是,與其他AI應用領域(如影音辨識等工程應用)不同的是,市場預測的對錯只能事後驗證,你又怎能知道這次AI到底是瘋了,還是對了? 就像書中提到的,具備AI引擎有如先知般的恆星系統,在你以為它要自殺時,事後才知道它是對的。

我們應該對無法理解的預測結果給予多少信心呢?端視作為人類,你對自己有多麼沒有自信。AI應用的弔詭是,我們期待它(或祂)能超越人類的智慧,當AI走向無法理解時,卻又惴惴不安。

AI應用在投資領域到底有沒有用,至今未有定論(或許永遠無法得知,就像無法得知有多少被刻意隱藏在電子交易空間的獲利策略),但這終究只影響個別投資人的權益,其實無關宏旨(進入此門,生死自負,不是嗎?)。我擔心的是,AI演算法在市場各個交易角落的大量使用,會不會把市場帶到更深不可測的暗池;當市場因此震盪、閃崩,即使事後拼湊,也難以理解出真相。

千百年來,人類用盡辦法努力理解這個世界,卻可能創造一個工具,把對世界的解讀帶向無法理解!?

於是,當我們透過歷史教訓改變交易規則試圖修補制度,以期擺脫或管理隱藏交易資訊的暗池的同時,卻無法樂觀。交易策略典範的轉移,隱然即將把交易帶入另一個人工智慧布建的利維坦黑池。但這次,具備演化能力的AI演算法,可能會把市場帶過人類智慧難以理解的「技術奇異點」,屆時,有多少交易者可以倖免於難,市場會不會又要以「大到不能倒」的理由要求納稅人出錢紓困?

對此,我沒有答案。但我知道並建議參與交易、設計管理交易制度,或對交易有興趣的朋友,都應該讀這本書,在一切還來得及以前,切斷引信。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